“姚木根乌龙”的是与非

2014-04-29 00:00:00褚朝新
华声 2014年7期

前些天,《江西日报》因为一则涉及省部级官员人事变动的信息,被弄得很尴尬。

3月22日,中纪委宣布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巧的是,当日江西省委机关报《江西日报》在第二版刊发了姚木根的署名文章《加强河湖管理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谈江西省最近一些年河湖管理保护的成绩。

中国的党报党刊党台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个官员即便只是在接受组织内部调查、还戴着过去的官帽,也尚未按组织程序正式免职或撤职,就不能再出现在党报党刊党台上了。这,不属新闻技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所以,中国人经常会根据哪个地方官员最近没有出现在当地的报纸或电视上,来推断他是不是出事了。即便是一些离退休官员的追悼会,也会成为中国人关注人事变动的一个契机。

比如,某个离退休多年的老人去世,若某个他的后辈高官没有出现在参加追悼会或送花圈的名单里,就会有人分析这人多半是出事了。

更细致的是,中国的官方媒体一般是会把每个参加追悼会、告别仪式和送花圈的现任、前任官员一一点名,若这一次突然只点了几个主要官员的名字,其他官员只用了一个“等”字,也会有观察分析人士出来介绍,“不按惯例一一点名,那就说明这些人里面有人已经不适合点名了,但单单不点他的名字,就很容易让外界知道他出事了。”

置身这种神秘的人事环境下,在中纪委宣布副省长涉嫌严重违法违纪接受调查的当天,《江西日报》还刊发他的文章,应属于违反了上述不成文的规定。当日下午,《江西日报》的电子版就删除了该文章。

因为有网友嘲讽《江西日报》,负责《江西日报》电子版的大江网总编辑练蒙蒙在微博上解释说:“中纪委办案,怎么会通知地方媒体?今天是世界水日,姚是分管副省长,代表政府发表有关讲话,这是惯例。《江西日报》昨晚付梓,中午之前姚还是副省长,何错之有?”

显然,练蒙蒙觉得冤,情绪有点激动,又接着说:“此事一是显示出中纪委办案保密工作到位,二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日益被动。这不是本报一家的尴尬。”是啊,这真不能怪《江西日报》,中国官场的人事问题向来就是如此秘密的。涉及官员级别越高,保密程度也相应越高。

江西官场的人事谜局,我还亲历过一次。2013年,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有一阵子出现了同时空缺县委书记、县纪委书记、县政法委书记、县组织部长,十分罕见。当地官场笑称,龙南县当时是“无法无天,无组织无纪律”。

同时缺四个县委常委,最长的空缺达一年半,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在江西,我花了约10天,通过公私各种途径试图弄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结果无功而返。赣州的这一人事谜案,至今没有公开的答案。

姚木根的“乌龙尴尬”里,还有一个让我觉得不正常的地方。练蒙蒙既然说姚木根作为分管副省长发表相关讲话没错,那么为什么要删掉姚木根文章的电子版呢?觉得委屈的练蒙蒙,没有告诉大家为什么。

姚木根虽然涉嫌违纪违法了,但组织还没有走完撤职免职的程序,他就仍是分管水务的副省长。但官场现实是,即便他仍是名义上的副省长,即便他对水务工作的讲话说得再好再对,也失去在党报党刊党台发表的机会。一个官员涉嫌违法犯罪了,他就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人事变动神神秘秘,大家靠猜测和小道消息了解官场变动。若有人公开问某个官员是不是被调查了,更高层的官员回应一句“你懂的”就算不错了。在这种神秘的人事环境里,一个官员一旦被组织列入调查名单,就会被一棍子打死。说的内容若错了,肯定会被禁止传播。说的内容是对的,也要被抹掉痕迹。这个人,似乎人间蒸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