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接替小马哥?

2014-04-29 00:00:00志恒
华声 2014年7期

2014年1月31日,马年初一一早,新北市板桥地区的接云寺香火鼎盛,迎春祈福的民众络绎不绝。

人潮中,笑容满面的朱立伦与一众随行一字排开,向每位上香的民众发放福袋。

上台致词环节,他祈求台湾顺利、新北发展、“人人发大财”。话音刚落,一旁的香炉突然“发炉”,台下的民众被炉火“兴旺”的吉兆再度感染,不断高呼,希望朱立伦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类似的场景,在2008年之前、陈水扁执政后期的台湾,马英九也曾遇到——在执政者民望低迷、怨声四起的“跛脚期”,民众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位政治明星的迫切感不言而喻。

和当年的阿扁一样,如今的马英九团队已是状况连连、光环不再,甚至被视为2016年国民党继续执政的最大包袱。

不过,当年贪腐的阿扁让民进党跌入深渊,连带彼时有意接班的谢(长廷)苏(贞昌)吕(秀莲)游(锡堃)“四大天王”声望低迷,民众更愿意将对领导人的问候提前送给国民党的马英九。

然而,4月3日,即使马英九“无能”到民意支持度掉至9趴(9%),以接云寺的广大信众为代表的台湾民众,依然期待马英九的同党同志朱立伦夺下2016年的江山。

“国民党继续执政的唯一希望”

早在2012年1月,马英九、蔡英文的对决刚刚落幕,2016的蓝绿交锋就成为岛内热议的话题:马英九当选连任的第三天,前“立委”沈富雄就在电视政论节目中大胆预测,2016年台湾领导人大选将是民进党籍的台南市长赖清德大战国民党的新北市长朱立伦。

两年后,“沈大佬”参加的新一档电视政论节目,首期开播即公布了一组震撼全台的对比式民调,民调以“如果明天就是2016大选投票日,你会选谁做台湾领导人”为主题,抽选了蓝绿阵营里可能的7位候选人捉对厮杀。

他们分别是:现任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吴敦义、“行政院长”江宜桦、台北市长郝龙斌、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台南市长赖清德、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和新北市长朱立伦。

民调的结果:蔡英文的支持度狂胜吴敦义、江宜桦40%,大赢郝龙斌25%。不仅如此,郝、吴、江等国民党战将也无一人是苏贞昌、赖清德的对手。唯有朱立伦以48%对33%赢过苏贞昌,以44%对36%赢过赖清德,以42%对42%战平蔡英文。

这档名为《2100黑白相对论》的节目,今年1月6日在TVBS播出。参与讨论的来宾汇集了赵少康、沈富雄等全台知名的政治名嘴,以及民进党“立委”赵天麟、台大政治系教授王业立。节目的主持人,更是大有来头:马英九核心幕僚罗智强。

尽管这场“群贤毕至”的“凯达格兰点将录”,没有形成谁将赢得2016年台湾领导人大位的共识,但放眼全台,蓝营之中,唯朱可与绿军一较高下的大势却为各方所认可。

不仅如此,马英九执政困局之下,国民党内“造反”声四起,要求朱立伦接掌国民党主席,或是入主行政机构“组阁”的呼声此伏彼起。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预计,在服贸纷争、核四公投、年底“七合一”选战这三道几乎不可逾越的执政危机中,国民党拥朱势力势必逼迫马英九提早释权。

国民党前“立委”邱毅更直言:朱立伦是国民党继续执政的唯一希望。

本土出身的外省第二代

朱立伦是谁?他有怎样的政治履历?他又何德何能,在国民党执政“兵败如山”的困局中,成为与蔡英文并驾齐驱的“政治人气王”?

1949年,浙江义乌青年朱樟兴随国军赴台。成为工兵连连长后,他奉命去桃园大溪镇开路,爱上了当地望族千金朱林桂。

1961年,这段爱情开花结果,朱立伦降生在桃园县大溪镇头寮一号母亲的祖宅梅鹤山庄。日后,他又随父亲搬到外省人聚居的八德,和爷爷奶奶过起了眷村生活。

出生本土世家的“外省第二代”,特殊的族群背景培养了朱立伦异于常人的政治基因。

在这个台湾本土大家族里,朱立伦从小跟随父亲、舅舅四处散发竞选传单,养成了“鸡婆”(啰嗦)的性格。在眷村,他只说国语,回到梅鹤山庄,再说闽南话。

四十余年之后,已是桃园县县长的朱立伦,接受台湾电视媒体专访时回忆:这是两段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梅鹤山庄充满了慈爱和欢乐;而在眷村,“很多人充满了乡愁”。

两边都是亲人,许是这份迥异于常人的生活背景,使得踏上从政之路的朱立伦,被媒体称作国民党内最无族群和蓝绿界限的政治明星。

1979年,朱立伦成为台大工管系学生,1985年赴美国纽约大学深造。留学期间,遇到了国民党“大佬”、前台湾省议会议长高育仁的千金高婉倩。

1991年,朱立伦顺利取得纽约大学会计学博士学位,时年不满30岁。次年,他回到台湾,在台大会计系任教。4年之后,35岁的朱立伦成为台大最年轻的教授。

从“立委”到“副阁揆”

学界的速成、与高家的婚姻,都赋予了朱立伦更多的政治想象。1998年,37岁的朱立伦决定参选“立委”,正式踏出迈向政治明星的第一步。两年后,连(战)宋(楚瑜)分裂,政党轮替,国民党痛失台湾执政权。

首次在野的国民党决意改革,大力扶植年轻人才攻夺地方执政权,在连战的强力举荐下,首届“立委”任期未完的朱立伦披上战袍,成功拿下家乡桃园县县长宝座,成为与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台中市长胡志强齐名的“马立强”之一。

他发挥财经专才招商兴业,却从不空谈改善制度环境,也不仅靠土地、税收的优惠来吸引投资。

他别出心裁,从下一代的教育问题着手,大力改善桃园的办学条件,广纳优秀的教育人才,迅速使桃园成为与台北齐名的基础教育重地,使得欲往投资的厂商老板和企业员工,愿意无后顾之忧地生活在桃园。

他治理城市牛皮癣广告,不用费劲宣导城市文明,不用增派清洁工,直接停掉牛皮癣上留下的电话。

他不讲意识形态问题,把陈水扁执政时各地毁弃的200多座两蒋铜像,悉数收归桃园,建成了一处旅游观光的著名景点——“两蒋文化园”。

2008年,“马立强”之一的马英九当选台湾领导人。两个月后,政绩卓著的朱立伦成为国民党历史上最年轻的副主席。一年后,一场洪灾冲倒了马当局的首个“内阁”。他临危受命,在县长任期还剩最后一百天之际,北上出任“副阁揆”。

宣布新职的那一天,聚光灯前,他一张口就说:“在没有拒绝的空间和选择时,我感到的是对县民的愧疚。”

为“大我”牺牲“小我”

“副阁揆”的宝座只坐了几个月,甚至大陆和国际媒体还在争相猜测,朱立伦将很快取代吴敦义,扶正“阁揆”,成为后马时代国民党接班梯队的领头羊之际,情势陡转。

马英九遭遇执政后首次“五都”选举,在这场被视作其2012连任之路前哨战的关键战役中,民进党“天王”尽出,蔡英文、苏贞昌亲自披挂上阵,台北县(后称“新北市”)县长周锡玮因为“上山打老虎”的政治秀,声望一蹶不振。新北市,这个即将升格的台湾“第一票仓”,国民党彼时的选情岌岌可危。

媒体屡次公布的民调均显示:放眼全台,蓝军唯一可与民进党苏、蔡两位假想敌一较高下的战将,唯有朱“副阁揆”。

时任国民党秘书长的金溥聪,衔马命在电视上公开喊话:参选新北市长,不是“小我”而是“大我”问题。

台湾政论家赵少康惊叹,台湾历史上,何曾有过官至“行政院副院长”的政治人物下乡竞选地方诸侯?何况,他早已做了两任桃园县长,长达八年的“诸侯王”。

然而,为了国民党的“大我”,为了2012马英九的连任选情,朱立伦只能硬着头皮“跳火坑”。最年轻的“副阁揆”很快成了最短命的“副阁揆”。

幅员辽阔的新北,人口近台湾全岛的六分之一,面积更为台北市版图的七八倍。

朱立伦一步一脚印,握遍了各个村、里乡亲的手,终于以10万票的优势击败“御驾亲征”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台湾文化大学教授江岷钦评价:他为马英九和国民党立下的战功,足以让他成为后马时代蓝军唯一不二的接班明星。

“幸福保卫站”

然而,胜选难,市政建设更难,要长时间维持接班明星的气势,难上加难。

朱立伦决意专心市政,一上任就主动请辞国民党副主席,力求以市政实效取得民心。

为了照顾弱势群体,他积极主动去寻找社会福利部门可能掌握不到的“高风险家庭”,创造了令全台政治人物不分蓝绿一致点赞的“幸福保卫站”经验。

所谓“幸福保卫站”,旨在通过分布新北市各个角落的“四大超商”的近2000家超市门店,免费提供每餐80元新台币以内的食物,给饥饿中的未成年人。

这项“救急不救穷”的措施规定,不论是否是低收入户,不论是否户籍在新北市,也无需繁琐的审查,每一位遇到家庭突发状况的儿童,只要填写简单的基本资料,即可在那2000家贴有“心型”图案标记的超市,免费领取食物。再由社会福利机构,根据孩子们留下的资料,查访、帮助低保安全网之外的弱势家庭。

这项全部由社会人士捐款、超商单位协助的爱心工程,既无浪费公帑之虞,又减少了因家庭变故误入歧途的青少年悲剧。

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评价道:敢让超商无限制供应饥童紧急用餐,须冒两大风险:一是可能有不少人上门白吃,不到几天可能吃光募款;二是可能有不少人恶意诈骗,恶童多过善童。不管何者,都将使良善的政策黯然收场,让市长阿伦颜面无光。

结果在元旦连假期间,共有136人次受惠,人数远不如预期,其中只有2成资料不实,也远低于市府预期。新北市愿意尊重市民,也引来市民自愿自重,不但没有离谱的白吃或诈骗行为,也使许多突遭意外的弱势家庭得到救助。

郭正亮感叹:台湾政坛实在太少“正中要害、富有创意、敢做敢当”的领导人,最常看到的官方作为,不是慷纳税人之慨,发给各种津贴或救济,就是光说不练,害怕承担风险,什么也不敢做。

“对比新北市长阿伦,他既没用到纳税人的钱,也敢承担风险做出政策创新,这样的苦民所苦,理当不分党派给他一个赞!”

试想,两年后,那些曾经受到“幸福保卫战”照顾的孩子成年,有了人生第一次投票权,他们会选谁做台湾领导人?那些未成年的孩子的家长,会选谁照顾他们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