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多小时的产品介(xiang)绍之后,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发布会最戳人G点的一句话出现在了大屏幕上——“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舞台上的老罗没有说话,转过头,长舒了一口气,迎接发布会最后的掌声和喝彩。接着,无数罗永浩的脑残粉被这句话打动,慷慨解囊,纷纷为了这部手机痴狂,微博上天天都能看到罗永浩跟他的粉丝亲密互动。
这个时候,罗永浩卖的不仅仅只是一台手机了,更是一种情怀,一种非物质的东西。南京大学教授景凯旋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将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把它乔装起来,甚至连自己都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流泪。”而当这种乔装之后的感动成功给大众洗脑之后,它就成为了一种商业价值。
罗永浩:我卖的不是手机,是情怀
“抱歉,这不是摩托,是哈雷!”死忠哈雷迷的名言如今有望被拷贝到国产手机界:“这不是手机,是锤子!”那些对“脑残粉”们心怀鄙夷的“理性人士”则语带讥讽:“抱歉,这不是锤子,是情怀!”3000元的情怀,贵不贵?
“锤子的用户群体,首先就是罗永浩的粉丝。我后来想了一下,如果没有罗永浩这个人的话,他的锤子手机可能也就那样了。” 3G门户手机频道主编陈欢说。
发布会当晚11点,在距离会场6.1公里的清华科技园,姜小鱼和他的同事刚刚看完发布会直播,边聊锤子边等电梯下楼。
数据显示,当晚登录优酷观看发布会直播的人次累计高达274万,最高同时在线近33万人,创下了中国科技类活动史上累计观看直播人次最高,同时在线观看直播人数最高两项历史纪录。
“一定要买啊,因为有情怀在里面,就是为了最后那句‘认真’我也要买!” 一个其他部门的同事自动加入了姜小鱼和同事们的讨论。姜小鱼并不认识他,但看样子也是刚看完发布会出来。姜小鱼心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脑残粉吧。
“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在发布会当晚,这句话就已经出现在很多人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而在深夜观看完接近三个小时的现场视频,一如既往地被老罗感动、鼓舞之后,国企高管李竞就决定去预订一部锤子手机,作为犒劳自己的礼物。这位老罗的忠实粉丝如此看待这位文化明星的跨界作品:“老罗做的这个事挺有意思,3000块钱又不多,我打算买一部支持一下。”当然,目前在用iPhone的她表示“不是很懂”,但是,“我觉得有故事的手机就是好手机。”
在智能手机时代来临之前,大概极少有人会想到,手机业会成为“粉丝经济”的“重灾区”。“粉丝经济”本来是专属于唱片、影视等文化产业的。手机业粉丝经济化,是因为手机的智能化使手机不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而是变成人的身体与精神的延伸,被高度人性化了。手机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物质功能,成为一种彰显精神与个性的文化产品。
郭敬明:装出来的逼格那也是逼格
在粉丝经济上走得更远的当属郭敬明。
在《小时代》点映场后,网络上有篇影评这样写:“你以为你是去买Coach的,结果人家给了你一个Chanel”——用简单的品牌描摹出了郭敬明想要创造的语境。从他的小说开始,他便是用类似的定义在塑造人物背景,区分阶层,小编初中的时候也是小四教的教众之一,印象最深的是《夏至未至》里面的一段,男主角总是穿着CK内裤骑很远的自行车去吃一碗2.5元的牛肉面(当年物价真便宜啊!),虽然当时对名牌没有任何概念,可是也觉得这画面简直是小母牛洗桑拿——蒸牛逼!他的电影《小时代》系列便是将这种腔调发挥得淋漓尽致。
除了恒隆这种出现在小说里八百遍的地标式场景,郭敬明为给制造电影的浮华感,自然不会放过上海的另一些逼格胜地,比方思南公馆、外滩27号罗斯福公馆什么的,甚至他还搜刮到一处匪夷所思的豪华玻璃屋作为电影里某男主角的家。
在小说《小时代》里,主角们的衣食住行,也都和一个个符号化的品牌分不开,且极具时间感,比如在2009年为对抗MacBook Air戴尔推出的Adamo超薄笔记本,如今它已停产。至于LV、DIOR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几乎溶入到主角们的灵魂。要把这些“物质”合理又正确地搬上电影,郭敬明找来的时尚创意总监是《VOGUE》中文版创意总监、时尚教母黄薇,最终她真的把令人目眩的品牌赞助混搭进了电影里。有粉丝从曝光的剧照中指出杨幂穿过的品牌包括Dior2012早秋系列、Gucci2012FW高级成衣,而女王郭采洁则穿过Fendi皮草、Bottega Veneta成衣,男士们也不遑多让,陈学东使用的是Gucci围巾,凤小岳睡觉时用爱马仕毛毯。
有句话叫“看细节的时候我最爱看电影”,于是郭敬明也竭力确保细节处不漏出一丝一毫的屌丝感。细节体现在地毯用的是FENDI,装饰物是MCM,还有Baccarat的水晶灯,当然这个法国品牌还提供了全套凤小岳喜欢用的各色玻璃杯,就连男主角使用的伞也师出名门——它们是Alexander Mcqueen。
而铁铮铮的事实是,尽管豆瓣评分3.0、网上骂声一片,《小时代》系列票房轻松突破了十亿。似乎装逼遭雷劈的时代已经过去,只要你装得够像,自然有人跪舔,这恐怕才是小四口中的“最好的时代”。
筷子兄弟:剑走偏锋的装low之路
Low是高逼格的反义词,也是高逼格病患无法接受和容忍的,它带着一种屌丝和农业重金属的粗糙感。在郭敬明们削尖脑袋挤进上流社会的时候,另一类人在广场上发现了更广阔的舞台。近期,一首名为《小苹果》的神曲如同病毒一般快速扩散到了大众的耳朵里,就连我大长沙雨花区的洒水车都忍不住要将“洪湖水浪打浪”搭配一曲“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小苹果》已经火到他们的创作者筷子兄弟都觉得神烦了,他们直言不讳地说:“确实火得太快,已经到了一种侵略性的地步,就像当年《还珠格格》”——要知道,他们出道时的MV《你在哪里》所翻唱的还是Nickelback的摇滚。
从小众摇滚到怀旧电影《老男孩》,再到现在的神曲《小苹果》,筷子兄弟经历了一种诡异的落差,就好像从高逼格摇滚到堂会歌曲的大张伟。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装low的路线却为筷子兄弟带来的超高的人气,也顺带推动了他们的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票房红火,影片中,二人也继续装low,当年《老男孩》里文艺怀旧模样已然不在,90年代摇滚青年范儿、美国监狱囚犯样儿、韩国冷血杀手等经典造型闪爆眼球,可谓“疯”格尽显、引人遐想,属众屌丝、撸sir提升逼格的参照佳作。
筷子兄弟营造出的low感迎合的当今自黑文化,即自我放低,自我嘲讽,大家一起摆脱束缚,一起“从此节操是路人”,然后筷子兄弟成了屌丝们的心头好,在兵荒马乱的娱乐圈里杀出了一条血路。
资料来源:时代在线、《南都娱乐周刊》、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