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数字电视技术是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所谓数字电视,就是将模拟电视信号经取样、量化和编码后转换成用二进制数表示的数字信号,然后进行各种处理,例如编码、调制、传输、存储等。数字电视的信号经过多次复制、转接和远距离传输时,不会有干扰和失真的积累,抗干扰性强,图像质量好。所以,数字电视信号的指标与监测对于受众者的观影感受来说相当重要,同样也方便了互联网传输,为影视业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关键字】 数字电视 信号指标 监测分析
一、数字测试指标分析
1.1调制误差率
MER会将接收符号的实际位置与其理想位置进行比较,当信号质量较差的时候,接收符号距离理想位置更远,MER的测量值也会变小。MER表示的是整个系统,包含了信号所有类型的损伤及劣化,并且精确的表明了接收机对信号的调节能力。调制误差率的经验门限值对于64QAM为23.5dm,如果低于这个值,星座图就会无法锁定。除此之外,对于不同的MER指标也有一些经验值:在前端>38dB,分前端>36dB,光节点>34dB,用户>26dB。
1.2比特误码率
BER是发生误码的位数与传输的总位数之比,BER一般采用科学计数法来表示。从技术角度上讲,BER越低越好。比特误码率的纠错分为两个部分,即纠错前误码率和纠错后误码率。这两者的区别在于,纠错前的误码率其实就是实际发生错误的比特数量和总共传送比特数量的比值。而纠错后误码率是指FEC纠错算法在检测出有多少错误比特后,根据自身的纠错能力去纠正一部分或者全部错误,然后用还没有被纠正的错误比特数量比总共传送的比特数量就是纠错后的误码率。对于现代的数字电视来说,纠错前的误码率一般要求小于10的-4次方,如果误码率大于这个数字,电视就会出现马赛克或者接收不到图像。
1.3 MER与BER的关系
与BER相比,MER包括了可能存在于商用接收机判决电路输入全部信号的劣化,因此,它能够准确指出接收机是否能正确解码信号的能力。只要接收到的数据点在自己的判决范围之内,就不会出现误码,所以虽然信号质量会有所下降,但是误码率是没有变化的。
1.4带内平坦度
FLT是指信号波峰与波谷的差,它反映的是网络中端口阻抗匹配度的情况,即检测网络端口的质量问题,如果带内平坦度FLT不满足要求,就说明网络信号有反射,造成了回波影响。这会对数字信号产生码间干扰,就会直接影响到观众收看节目的质量。对于带内平坦度,一般会要求FLT>3dB。
1.5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可以使我们对测量点的信号强度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信号强度过高,会造成信号失真,导致无法接收到清晰的图像;如果信号强度过低,信号受干扰程度就会很大,则无法满足接受电平的要求。所以平均功率检测的意义就在于,保证从前端到用户这整个传输工程中信号的强度在一个适合的范围之内。
二、对数字信号的监测分析
当有信号干扰的时候,模拟电视信号是逐渐恶化的,会有一个渐变的过程。而对于数字信号来说,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再加上FEC的纠错本身就可以减少误码,所以,只要不是干扰到信号的门限值之内,图像的质量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但如果超出了门限值,数字信号就不具备纠错能力了,则所接收到的图像质量就会迅速下降。在监测过程中,机房的前端是源头,亦是关键点,它对信号的指标要求很高。因此,只在监测前端机房时就需要性能高的检测仪。只有对前端机房输出的信号把关,才能保证传输到网络和用户客户端信号的质量。检测数字信号的检测仪通常要求配置较高,要求具有基本指标测试、MER、星座图故障分析、群时延、信噪比、频率响应、PJ、AI、专业频谱分析、HUM分析和统计测试功能,它能够迅速锁定干扰信号的来源并作出回应,快速解决信号干扰的问题。MER与星座图分析的区别:MER属于定量分析,它能够对数字信号损伤提高一个不错的定量评价,但却无法探索损伤原因。而星座图属于定性分析,它更为全面科学,可以从图中获得数字信号损伤的定性分析。虽然BER的好坏代表信号质量的好坏,但是这个指标只具备参考价值,并不能够代表网络的设备情况。
三、结束语
网络基础是数字电视和其一切增值业务的有效保障,也是实现盈利的基础,因此,必须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营。这其中我们既要保证网络器材的质量,又要保证网络施工的质量,这样才能实现有效地网络运营维护。维护设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代数字电视信号指标的监测中,我们最应该要做到的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出了问题再去解决。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洪都中大道207号江西广播电视台节传中心 邓先攀 13647003385 0791-88339050
参 考 文 献
[1] 薛艳. 谈数字电视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办法[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2] 廖向阳,欧海云,戴明远. 数字电视信号地面发射机整机控制器的实现[J]. 湘南学院学报. 2006(02)
[3] 鲁业频,袁宗文,任玲芝. 数字电视接收系统的实验教学研究[J]. 巢湖学院学报.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