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强光影韵味

2014-04-29 00:00:00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4年9期

He Weiqiang was born in Puer, Yunnan Province in 1974 and graduated from Puer University with the maj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rom July of 2013 to April of 2014, he learned from famous master Shu Jianxin and enjoyed great benefit of his instructions. He devoted himself to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modern technique of light-shadow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s, which not only inherited the artistic conceptions of traditional paintings but also integrated the glamour of modern arts. Undoubtedly, this has bi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in modern times.

何为强,艺名太氏富,1974年生于云南普洱,普洱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钻研哲理,爱好文学,自修书画。

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跟随中国国家画院舒建新老师左右,得到了宝贵的指点。

文章《国画必须亲近大众》、《无所谓东方,无所谓西方》等发表于《美术报》。出版个人散文集《一个城市的寂寞》、长篇小说《拉祜山女人》、诗歌集《有虫洞的花》。

太氏富绘画,自称光影国画,力求融和传统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光影技巧,同时结合云南山水阳光的特有气质,特别是普洱绿色大自然中的光线变化,师法自然,融通古意,推陈出新。

光影国画,顾名思义,是现代光影与传统中国画的结合,但是从绘画本身来讲,却是一种对传统中国画的大胆改造。在画面形式上,既继承了传统中国画沉稳苍劲的笔墨,又融入了现代艺术对光与影的表现;在画面神韵上,既保留了传统国画深远悠长的意境,又增加了现代艺术瑰丽绚烂的韵味。这种探索,在丰富中国画的表现对象的同时,很好地增强了中国画色彩的表现力以及拓展了中国画色彩的运用空间,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无疑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1. 《盛世繁花》,创作于2011年,是太氏富光影国画中较为成熟的作品之一。

作品较好地融和了笔墨与光影,既保留了国画的笔墨气,又展现了色彩的光影变化,做到了“最黑与最白的谐调”、“最灿烂与最质朴的谐调”。它超越了以往的光影国画作品,从单一的“写景造物”走向了“托物言志”的升华。通过作品,作者开始了对人世的探讨,在作者看来,最简单的是人世,最复杂的也是人世。因此,在同一个繁华的画面之下,有最黑的色彩、最白的色彩、最绚烂的一面、最苍白的一面,这就像人世间的一切存在。而这也正是作者将其命名为“盛世繁花”的用意所在。

2. 《红与黑的浪漫》,创作于2005年,是太氏富对光影国画有了更深的认识之后的作品。作品取材于普洱当地的植物“三叶梅”,当地人称“四季花”,四季开放。作品采用笔墨、线条等国画元素,又大胆汲取现代装饰画的元素,形成一种色彩与墨之间的强烈视觉谐调,也正因为如此,这幅画才被命名为“红与黑的浪漫”。

3. 《曙光1号》、《曙光5号》、《曙光7号》,这三幅作品创作于1998至1999年,是太氏富探索光影国画的最初作品。因为该系列作品表现的基本上是清晨曙光下的植物色彩之变化,所以取名为“曙光系列”并编号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