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韭菜高效栽培技术

2014-04-29 23:53:12张文志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高效栽培技术

张文志

摘要 结合安徽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以及气候条件,从合理选择品种、培育韭根、肥水管理、温度管理、扣棚管理、病虫害防治等5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大棚韭菜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棚韭菜;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090-01

韭菜是重要的蔬菜,传统的韭菜种植以露天种植为主。近年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种植业的结构调整,设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安徽省各地积极开展大棚韭菜种植,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安徽省位于北纬29°41′~34°38′,东经114°54′~119°37′,以低山、平原、丘陵为主要地貌。全省南北长约570 km,东西宽约450 km,总面积13.96万km2,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交接地区,温暖湿润。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 ℃,当强大寒潮过后,气温骤降,无霜期200~250 d,比较适宜韭菜大面积种植。现介绍大棚韭菜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合理选择品种

为实现韭菜高效生产,选择韭菜品种非常重要。优先选择生长旺盛、发棵早、抗病性强、韭菜叶颜色比较深且味浓鲜辣、叶片宽嫩的优良韭菜品种,如富韭1号、杂交种富韭10号、平韭2号等。

2 培育韭根

4月第1茬韭菜收割之后,应该停止继续收割。需要对韭田进行松土、中耕与施肥。结合中耕施45%三元复合肥750 kg/hm2以及人畜肥15 t/hm2。当韭菜开始抽薹现蕾时,需要及时摘蕾摘薹积累养分。进入8月之后,进行2次施肥,即养根肥。8月中旬,追施第1次养根肥,即施菜饼1 125 kg/hm2、人畜粪15 t/hm2、过磷酸钙750 kg/hm2的混合肥料,9月下旬,进行第2次追肥,肥料用法同上[1-2]。

3 肥水管理

在韭菜的高效栽培过程中,肥水管理非常重要。在施肥过程中应以有机肥料为主,对于微肥和化肥进行限品种、限量使用,尽可能按照测土配方来进行合理施肥。可以施腐熟有机肥60~70 t/hm2+氮磷钾复合肥225~300 kg/hm2作为底肥,进行一次性施肥。注意不应使用处理不合格的工业用污泥以及生活垃圾,且杜绝使用硝态氮肥。在收获韭菜前20 d内,不追施肥料[3]。

在扣膜之前浇足水分作为底水。头2茬韭菜一般不需浇水,在收割之后的1周内,伤口愈合之后浇水1次,并用尿素150 kg/hm2(对水22.5 t/hm2施用)。

4 温度管理

韭菜生长过程中,温度管理比较重要。韭菜是一种耐寒性较强的农作物,比较适宜在14~20 ℃条件下生长,在10 ℃以下韭菜生长速度则比较缓慢,如果高于25 ℃也会对韭菜生长造成影响。所以说,在进行大棚韭菜种植中,必须要结合外部环境合理通风,使大棚内部环境保持在14~20 ℃。

5 扣棚管理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也就是在-1~0 ℃时,开始扣棚。扣棚之前,即韭菜回根之后,将枯叶清除。扣棚之后,主要以保温、增温为主要目的。小雪至冬至这一时期,不放风,草苫需要早盖、晚揭。在冬至到大寒这一时期内,如果外部气温降到-10 ℃左右,需要使用双草苫覆盖或者在大棚内加盖小拱棚。在立春之后,应该大放风,草苫早揭晚盖。天气晴朗时适当延长放风时间。上午大棚内温度在20 ℃时开始通风,下午棚内温度在18 ℃时应关闭不通风。在放风过程中,应该顺风放,不能扫地风或逆风。气温维持在0 ℃以上时,可不加盖草苫。每年3月底4月初,气温维持在12 ℃左右时,将棚膜去掉。一般扣棚之后的30 d收割第1茬韭菜,第1茬韭菜后的40 d开始收割第2茬韭菜。如果是第1年种植韭菜,一般只收割2茬。二年生植株可以进行3~4茬收割。最好在清晨收割韭菜,7叶1心的韭菜为最佳。在韭菜收割时下刀部位应在鳞茎上3~4 cm为宜,约高出地面1 cm位置。

6 病虫害防治

对于韭菜病虫害的防治,应该遵循综合防治原则。韭菜种植应该选择排灌方便、地势比较干燥的地块进行,保证韭菜生长期避免出现高湿高温环境。①防治灰霉病:一是生态防治。使大棚内相对湿度下降到85%以下,第1茬韭菜生长期温度低于23 ℃,第2茬低于25 ℃,以打破灰霉病发生的条件;二是对韭田实行精耕细作,并预防韭田积水,及时将韭田的枯叶清理,减少病源;三是如果在韭菜生长期出现灰霉病,可以使用15%腐霉利烟剂进行熏蒸。②防治疫病:一是尽可能与非葱、蒜类植物进行倒茬、轮作;二是加强平时的韭菜管理,控制浇水次数与数量,忌韭田积水,及时清除病叶枯叶;三是使用50%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③韭蛆防治:一是将韭田中所有的杂草、枯叶消除干净,并进行深锄松土以及晒根晾土,大约10 d会将韭蛆幼虫晒死。二是在韭菜移植过程中,必须严格清除带虫根茎。三是使用腐熟有机肥,进一步将虫源消灭。四是积极防治地下害虫。结合地下害虫一起防治韭蛆。在每年4、5月及8、9月的病虫害发病旺盛时期,用48%乐斯本乳油7 500 mL/hm2灌根。

7 参考文献

[1] 李春华,李天纯,李柯澄.江苏沿海地区越冬大棚韭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3(3):29-31.

[2] 陈彩能,潘连公.无公害塑料大棚韭菜生产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2(4):70.

[3] 崔明纪,杨光峰.徐州地区日光温室蔬菜周年栽培模式探讨[J].中国果菜,2008(1):30-31.

猜你喜欢
高效栽培技术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综述
对龙眼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46:30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45:48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30:45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