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几乎是被人遗忘的一门课,因而很多师生都不重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考试,更不注重复习。信息技术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的一部分,在复习阶段,教师要把握重点,制定计划,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复习
一、把握重点,加强训练
信息技术考试的命题,以教育部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依据,注重考查高中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考试的范围是一个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和四个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运用”“网络技术运用”“算法与程序设计”和“数据管理技术”)中必选且只选一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相对其他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范围小得多,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把握考试重点。信息技术考试只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考试题目的难度系数较小,因此在考试前,应统一认识,认识到考试是水平考试,注重考查学生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考试,帮助学生树立顺利通过考试的信心,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争取通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复习式教学方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尽可能考试复习和能力培养两手抓;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应重视“双基”复习并加强训练。
二、研读教材,制定计划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也是有别于其他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特点之一。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通过动手操作完成任务、解决问题,逐渐提高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而不是由教师讲授标准答案,学生被动记忆。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全面复习,按模块进行复习,除了以下第一个模块,其他各知识点要整合在一个学案中进行复习。1.理论复习:必修和选修两本书的理论知识的复习,给学生把一些知识要点在书上画出来,重点让学生看书。2.Windows基本操作复习:建立、删除文件和文件夹,文件的属性设置,显示属性,文件的管理,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等。3.IE浏览器的基本操作:访问网站,下载网页、网页上的文字和图片,普通下载文件,用FTP上传下载文件,浏览器的整理,搜索引擎等。4.Word文档基本操作:字体的设置、段落的设置、页面属性、查找和替换、页眉和页脚的设置、插入图片及其属性的设置、插入文本框及其属性的设置、插入艺术字及其属性的设置、边框和底纹、插入表格及其属性的设置、插入公式、分栏等。5.Excel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字体、页面属性、计算(求和、求积、求平均值等)、插入图表及其属性的设置、单元格属性的设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
第二轮复习,主要是通过在网上找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强化训练,练习题是有筛选有目的的训练。
三、采取手段,提高效率
1.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辅导。信息技术学科具有自身的特点,需要学生上机操作,大面积的问题我们可以统一讲解,但小面积的问题需要个别辅导。在教学中,笔者常采用分组教学模式,让学得比较好的得学生担当组长,在我们的教学中担当了我们的助手,他们的作用就是我们教学中的线,由他们带动整体,他们在辅导本组学生过程中又进一步巩固了知识。考前复习要发挥“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教学作用。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信息技术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兴趣是学习之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利用,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因此,在复习课的教学中也应体现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3.要加强集体备课的作用。在复习课前,让大家各抒己见,在一起研究考试说明,总结考试知识要点,使得复习更有效、更全面。
责任编辑 一 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