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题型中的古诗鉴赏

2014-04-29 00:00:00吴玉清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4年7期

[摘 要]从高考的试卷内容来看,语文考卷中,古诗词鉴赏题是必不可少的。古诗词鉴赏题较多的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的,这对于高考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笔者结合高考复习,以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实例进行一些古诗词鉴赏的技巧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考题型;古诗鉴赏

古诗词鉴赏一定要抓住诗歌的文体常识、诗歌内容、诗人风格、诗歌意象、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关键点,通过这些关键点的复习归纳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一、抓诗歌内容

从内容来分,诗歌大致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等,读到诗歌鉴赏题的诗词,首先就可以对其大致进行一个诗歌内容的界定。

1.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围,这类诗歌,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在指导学生学习鉴赏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这类诗歌有一个共同的主要特点,那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抓住诗歌中描写的景物,体会出其中蕴含的情,这对于鉴赏答题很重要。如某年的全国高考卷古诗鉴赏就是王维的《新晴野望》,这就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其中第二道题是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有什么好处?对于这道题,如果一开始读的时候,就抓住了“原野”“明田”“碧峰”“白水”这几个景语,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情语,回答起来就很顺畅了。

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这类诗歌,要注意把握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因素。如前几年,宁夏海南卷的诗歌鉴赏题是刘一止的《小斋记事》,就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棋琴二物来写志抒怀。第二道题是作者为什么要写棋琴二物?他借棋琴抒发什么情怀?答这道题,就要抓住“托物言志”这个特点。要明白,写棋琴二物,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是在借棋琴发表自己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和对国事的隐忧。

3.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唐代边塞诗多作于蓟北之行和入河西幕府期间,系据亲临边塞的实际生活体验写成。除七言歌行外,多采用长篇咏怀式的五言古诗,将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揉为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慷慨昂扬。宋代的边塞诗,更多的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4.咏怀诗。咏怀诗的特点是即兴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一类诗词,首先要了解诗人写的什么事,然后体味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怀。如有一年,湖北高考卷就是鉴赏宋代侯蒙的词《临江仙》,这就是一首咏怀诗歌。诗人借“风筝”这个物象来抒发自己事业有成后,看“我”怎样在“碧空中”自由驰骋。这首诗歌的鉴赏就需要结合背景,抓住“物象”,才能较好地回答出问题。

5.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语言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悟,或喟叹朝代的兴亡变化,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诗人历尽沧桑后的沉思,蕴含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诗人是刘禹锡和杜牧。如湖北卷鉴赏的是吴融的《华清宫》和李约的《过华清宫》(这是两首诗歌的对比鉴赏,高考卷中这种形式的考法出现得很多,复习时要多注意)。其中李约的《过华清宫》就是咏史诗,写唐玄宗生前沉湎女色、荒淫误国的史实,来抒发物是人非的深沉的历史感慨。

二、抓诗歌意象

诗歌的意象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东西,诗人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诗人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友情。

三、抓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特点是进行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诗歌语言,才能准确鉴赏评价。诗歌语言特点,笔者概括归纳有这几点:第一是清新,表现为用语新颖,不落俗套。第二是质朴,就是用白描,不加修饰,直接陈述,显亲切平易。第三是含蓄,表现为不直接叙述,意在言外。第四是明快,表现为直截了当,一语点破。第五是简洁,表现为干净利落,言简意赅。第六是绚丽,表现为辞藻文采的绚烂富丽。

责任编辑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