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导入在音乐课堂活动中起着首脑作用,良好的课堂引入是成功的课堂活动必不可少的第一环节。教师对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充实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音乐课教学导入也愈加重视,教学导入的方法交流与创新成为中学音乐教师必修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教学导入;教具辅助;音乐故事
一、教学导入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背景
在个人电脑普及、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接触音乐、进行音乐分享的速度越来越快,音乐学习的条件也越来越便利。中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育转向独立与成熟的阶段,对音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见解。这种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群体无疑对中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对音乐课堂学习的参与中来已经成为眼下许多中学音乐教师思考的问题。
二、音乐课上展开教学导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以往的音乐课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过度地专注于对音乐曲目本身的教授,而忽视了音乐之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的中小学音乐课最常见的模式无非是教师直奔主题地对选定的曲目进行一句句的示范唱,学生跟唱。这种内容与形式上的单一不仅没有将音乐教学的精髓表达出来。长期以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不但教不出学生的音乐品味,反而容易把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都扼杀了。
为此,挖掘音乐内涵成为了中学音乐教学,特别是音乐导入教学这一过程的关键所在。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优秀的、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常常都或者有趣,或者意境深远,或者独具人格精神的文化背景与创作过程。因而中学音乐的教学应当首先做到内涵化,在这个基础上自然不难做到艺术化与实用化。而纵观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学导入是最能体现课堂内涵与艺术性以及教师创造力与教学激情的一个环节,做好了这一环节的设计,音乐教学也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三、常见的实用性音乐课堂导入方法
1.借助工具或者道具进行的导入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音乐教学导入。由于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身,通过课件导入法,可以有效地达到在课堂活动开始之初便激发学生上课激情、引起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另外,由于计算机本身优越的特性,通过课件教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达包括音乐背景、创作过程、起源发展等大量的、多方面的信息。优质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导入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保留教师上课的精力与激情,同时也让教学内容质量更高。
利用实物展开音乐教学导入。很多中学音乐所涉及的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历史性与民族性,对于这一类教学内容而采用的最常见、最实用的教学导入法无疑是实物导入法。实物在课堂上的出现能够帮助音乐课脱离单纯的语言性讲解而进入一个现实的、生动的教学情境。在有实物参与下的音乐课堂中,学生往往更能够安心专注于教师对音乐背景、故事与内容的讲解中,并且容易产生群体性的兴致勃勃的讨论,教学效果与效率也因此在和谐活跃的气氛中得到提高。
利用K歌的形式进行教学导入。漫长的各学科传统教学过程都有着以“教”为主,教学双方交流贫乏,学生被动满堂灌的特点。不同与其他学科,音乐曲目有着很强的观赏性与表演性,是学生最容易也最有兴趣进行实践的一大内容。利用K歌的形式进行教学导入能够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考察他们以往的学习成果,也能创造出更加轻松随意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们内心的表演欲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喜爱。
2.非道具性的教学导入方法,通过音乐故事展开的教学导入。通过音乐故事展开教学导入这一方法非常适合有历史故事、神化传说或者有趣的音乐创作过程的教学内容。中学生非常热衷于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一方面这些故事可以满足这些少年们的猎奇心理,而另一方面从教学目的的角度上来说,成功的教学导入活动中的故事无疑是增加学生对音乐内容印象、提升教学效率的最好工具。
借助教师的演唱来进行教学导入,音乐最有意思、最能满足他们的一面通常都体现在实体的表演之中。但对于以往的音乐教学来说,做得最不足的恰恰是对音乐作品生动、深情的表演。教师可以给学生K歌导入的舞台,音乐教师通过专业、深情、精彩的演绎或是演唱来导入教学,这能很好地缓解课堂上单调、呆板的氛围,它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演唱,学生可以更加直接、直观地感受到音乐本身的魅力与趣味。
责任编辑 沁 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