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复式班教学质量的方法

2014-04-29 00:00:00胡南京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4年5期

[摘 要]复式班教学是城镇化进程加快,网点调整的必然产物。教师精心备课,科学有效的直接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重中之重。

[关键词]化危为机;复式班;教学策略

复式班教学一种非常复杂的教学,它区别于单式班两方活动而成为三方活动。它的特点是不同年级之间的教师直接教学(习惯称之为“动”)和学生自动作业(习惯称之为“静”)交替进行。因此复式班教学头绪多,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教师的活动频率高,教师的精力消耗大,再加上不同年级学生的相互干扰,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确实比单式班更有难度。

一、复式班的组合方式

复式班大多是两个年级合为一班的。两个年级组合,是一三年级、二四年级复式班呢,还是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复式班?一是要根据学校教师的年龄大小、专业知识结构而定,二是要根据往年复式班组合的情况而定的;另外,还要考虑到哪种复式组合更利于科学有效地上课。

二、精心备课是提高复式班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备好课的关键是钻研教材,新书一到手,教师首先就要看目录,全册有多少篇课文,分几组,应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着重钻研好一类课文,利用一类课文的教学机会,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以此领好头,为学生学习略读课文打下基础。

备好课的重要手段就是编制教案,复式班的教案编写有它自身的特点。具体地说,应注意动静搭配:即两个年级的直接教学、自动作业一定要有机的结合;直接教学的时间和自动作业的时间一定要估量准确,符合实际操作的要求。

三、科学有效的直接教学是提高复式班教育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

复式教学,教师的直接教学时间比较少,学生自动作业的时间比较多,而课堂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单式班又是相等的,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做到精讲。教师讲课要言简意明,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复式班的教师还要借助“巧”劲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是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以便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获得最佳效果。

而要达到上述目标,教师的“巧”劲就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利用好“小助手”。复式教学班要着重培养一批学习好、责任心强、乐于帮助别人的得力小助手,来帮助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检查练习、作业完成情况,辅导差生等,都可以交给他们去完成,让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授课上。

2.发挥好“传帮带”。例如一、三年级的复式班,可以精心组织三年级优等生对一年级学生的大帮小,或同一年级学生之间的好帮差,这样做对优等生来说是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对学困生是一个虚心请教的机会,可以互相促进、互相督促、共同提高。

3.培养好“自控力”。复式班的授课教师,如果引导得法,能极好地培养起学生的自控力,因为他们有自我管控的太多机会和舞台,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4.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复式班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重要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先“扶”后“放”,激发学生“爱学”,引导学生“会学”,帮助学生“学会”,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自己解决问题。克服老师在课堂中一手包办的弊端,能较快较好地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学生的终生教育起到奠基的作用。

复式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它需要授课教师灵活应用教学手段,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娴熟驾驭课堂技巧。如果从事复式班教学的教师都能怀着一颗爱心来对待工作,对待学生,精心备课,潜心施教,耐心辅导,就一定能充分发挥复式班教学的优势,克服复式班教学的弊端,化“危”为“机”,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打拼出山区农村复式班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责任编辑 沁 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