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体育教学多样化的课堂评价

2014-04-29 00:00:00王海萍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4年10期

[摘 要]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学习评价以多元的内容、多样的方法、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构成科学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体系教师要多方面地收集评价信息,以便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方式由对学生成绩的单一评价改变为关注学生情感、关注学生进步的学生自评互评的多种评价方式。优化评价方式应从关注个性,放大“优点”;保护自尊,鼓励进步;发展能力,自评互评;增进师生感情,学生评价教师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评价;小学体育;课堂

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课堂的积极性很高,但专注时间短暂,持续性较差,学生十分在意教师的评价,如何运用评价手段,高效完成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

一、关注个性,放大“优点”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特别的个体。体育与健康课不仅仅是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的本性都是善良单纯的。尤其是调皮的孩子,他们可能不讨大人喜欢,不会看大人脸色,但也是至善至纯的。教师应该保护好他们的童心,不能为了自己简单的教学需要,就严肃地批评他们,忽略孩子的个性特点,用统一的标准要求他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在其弱项给予一些“鼓励”,帮助他们去除自卑,保护自信。

二、保护自尊,鼓励进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幼小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教师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既能享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又能体验到运动成功带来的成就感。但对于一些在体育方面不擅长的学生,我们也要让他们体验运动的魅力,感受运动的乐趣,享受运动的快感。这就要求教师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关注他们的需要。对学生优点、长处的欣赏、赞美,可以使一个人获得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使人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评价学生的学习是课堂评价的核心内容,评论内容主要是进步、参与和体验。

教师要善于发现潜能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后进生,他们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就要立即肯定,平时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让他们获得成就感。总之,我们不要“恨铁不成钢”,而要“炼铁成钢”。

三、发展能力,自评互评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续的作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权威和唯一的评价主体地位,即“一言堂”。但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其实应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其他同学的评价和自我评价。要把对学生的评价改为“群言堂”,即对一个学生的评价应该由教师、家长、同学、学生本人甚至包括社区成员等几方面的评价共同组成。传统的被评价者也转而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共同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多方共同承担促进某个同学发展的责任。

四、增进师生感情,学生评价教师

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柔和剂。学生渴望同学之间平等,也希望师生之间平等,教学中可采用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的方法。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建设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种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信心,相信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相信学生有能力发展自我。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争辩。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尊重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的自信心。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树立起高度的服务意识,视学生为自主的、发展的、有潜能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改变教师单人评价的体系,实行多向评价,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性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在自我评价和参与评价别人的互动中不断进步。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教师的课堂评价的运用应该首要考虑学生的发展性,教师运用好课堂评价这门艺术,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言、乐于发言、善于发言,真正实现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才是教学的目的性、有效性之所在。

责任编辑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