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课改中的英语课堂解析

2014-04-29 00:00:00秦晓丽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4年10期

[摘 要]农村小学课改中的英语课堂要让学生在课堂中乐学、勤学、爱学、自学,营造和谐、平等、善于思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收获自信,体验成功。

[关键词]兴趣;和谐平等;细化;面向全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效的英语课堂应把课堂中的有机元素结合起来,引领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信心,并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一、营造和谐、平等、善思、创新的课堂氛围

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找到自我,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关爱他人,进步自己。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六个组,每组八名学生,每组推荐一个组长和学习代表,并将每组安排上课的任务分给组长,由组长带领该组成员讨论。在上Where are you from?这一课,学生分别发表自己的见解,组长要求该组成员都来上这一课,结果他们推选一名学生在班上上了精彩的一堂课。这一课后,学生们兴致勃勃,都认为这样的课堂易懂、易学,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教师是引导者,在学生讨论时参与其中,适时指点,和学生共同讨论话题,活跃了课堂气氛。但也要抓住学生心理变化,不批评、讽刺、挖苦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开口说。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创设奖励机制,给予微笑、肯定的眼神或是小红花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结合。除纸笔测验外,还可增加了综合素质测评和口语测评,每周开展一次“英语之星”或“脱口秀”活动,内容包括演讲、歌曲、讲故事、上课等。

二、面向全体学生

每名学生都有学习知识的权利。英语教师应关注每名学生的成长。教师不会忽略、放弃后进生,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可以采取均衡分组,男女生搭配,好、中、差搭配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性格特点,设计不同类型、层次的练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手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尽量让后进生有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在组内交流、沟通,然后解决问题。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后进生也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有的学生成绩优异,但性格倔强,不喜欢帮助别人。而有的学生学习被动,不善表达。通过合作学习,这些学生改变极大,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乐于帮助别人,互帮互助。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点面关系,给每个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细化课堂学习目标

1.课堂目标不能太大、空谈,而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达到教学效果,遵循发展性原则,分步骤、分阶段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处于必须经历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状态。比如,学习who was first一课,学习目标制定为:一是学生区别数字1—10、第一至第十。二是正确对应序数词和基数词。三是简单用序数词说说自己或他人的号码、成绩和生日,从而关爱自己和他人。

2.要注意情感的沟通。当学习这一课,教师发现就在大家都自豪地用序数词说自己和家人的生日时,有名男生却显得很孤独、无助。课后,通过和他谈心得知,该生是一个孤儿。通过教师的安慰和鼓励,该生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内心也变得强大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扮演“指挥”和“导演”的角色,让学生成为每堂课的主要角色,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责任编辑 许雅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