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关键

2014-04-29 00:00:00叶敏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4年10期

[摘 要]素质教育提倡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和灌输。课堂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各科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探索和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真正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来获取知识的成就感、快乐感,进而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初中英语课堂学习中,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主体性;学生

一、建构新的师生观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实施者。与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相比,当前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提高学生能力。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已经不是课堂的主人和中心,而是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启迪者。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教学活动的位置,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让他们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这就表明教师在教学中只传授给学生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的要求、学生的发展,还要使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他们的需要才是教学目标。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他们的所有努力都是在朝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前进,进而引导他们主动地进入教学活动中。

二、精心策划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和策划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主要在备课环节完成。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吃透教材、分析教材,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状态,对他们知识掌握情况、个体差异、认知水平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够制定出恰当、科学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首先,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在教学过程中,由已知引出新知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能使学生顺利地进入到新科学习中。恰当的衔接点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迁移知识,以积极的状态进入到学习中。其次,突出重点。重点是一堂课的主体部分。学生对学习重点的掌握情况是评价一节课教学效率如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对主要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重点。同时,教师要围绕重点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他们的主体性原则。再次,设置疑点。教师要通过质疑来引导学生对比、归纳、总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加强英语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不但能够加强交际活动的真实性,还能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同伴开展交流。比如,在学习了有关“商品买卖”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超市,让学生在“超市”中放上各种商品,由学生扮演负责不同商品的“售货员”,教师则扮演成“顾客”购买不同的商品。这样师生就在欢乐的气氛中展开了对话练习。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可以故意刁难“售货员”,向他们提出购买一些超市中没有的物品。这样的设计显然会出乎学生的意料,他们会尝试着根据自己的已学知识创造性地使用一些语言来回答“顾客”的问题。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既要表扬他们的创新之处,又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和失误。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学生的合作者,学生也能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新性。

参考文献

[1]杨大碧.主体性课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分析[J].教育文摘,2012,(2).

[2]刘晓梅.发挥学生主体性打造高效英语课堂[J].新课程学习(上),2013,(12).

责任编辑 许雅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