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年级是学生认字的起始阶段,从拼音到认字再到写字,难度逐渐加大。教师可对课文进行解析,从而设计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教学设计。《比尾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0课的课文,教师可从富有情趣的图片、动画入手,让学生在朗读、游戏中慢慢认识和理解生字,从而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有效解决认字难的问题。
[关键词]比尾巴;认字;写字
一、教学设计简析
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认识1种笔画“撇折”,认识2个部首“八”和“鸟”;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感悟儿歌富有情趣和节奏韵律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教学中采用多种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小朋友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读好文中的问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动物卡片、小奖品。
二、教学过程及思考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动物王国真热闹,一早比赛真叫好!要问正在比什么?就请大家动动脑!同学们猜猜动物王国里到底举行的是一场什么比赛?
2.学生借助拼音拼读课题,齐读课题,指名读课题。注意“尾巴”的轻音读法。引导学生识记“比、尾、巴”三个生字,并为这几个生字宝宝找朋友。
3.动物们想请同学们做评委呢,大家愿意吗?愿意就跟着老师一起走吧。
(二)随文识字,感情朗读
1.范读课文。(出示动物图片)他们在比尾巴的什么呢?想知道答案吗?书上的儿歌已经告诉同学们答案了,赶紧把书翻到83页吧!听老师朗读一遍。
2.生自由读。要求学生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读书前要把书端好,注意读书的姿势,一边读一边把课后需要认识的字在文中圈出来,利用上面的音节多读几遍,还可以在读的过程中想一想动物们的尾巴都是什么样子。
3.学习问句,分段读,逐一读问句。(幻灯片出示课文内容)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一节每个句子后面都有什么符号?安排2-3名同学读问句,其他同学评价他们问得怎么样,好在哪里。然后齐读。教师要在句末把声音上扬,因为是这个符号是起提醒作用。(认识问号)生随师读。
4.认识生字“把、最、短、扁”,放到句中读。
5.听课文儿歌,激发学习兴趣,全班起立,一边听儿歌,一边做动作。
6.找参赛选手。幻灯片出示“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齐读(分别认识“猴”“松鼠”“公”“鸭”五个字,认识部首“八”和“鸟”)。然后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读“松鼠”一词,引导学生注意“松”字是平舌音,后鼻音,“鼠”是翘舌音(纠正学生读音)。大家一起叫叫它!师出示松鼠照片。用相同方法学习“公鸡、猴子、兔子、鸭子、孔雀”。
7.让学生自由读带有这些小动物词语的句子。点名读,师生合作读,齐读,表演读。
8.学习答句。出示生字卡片,生读相关句子,并提问让学生回答,表扬读对了、答对了的小朋友,下课了还可以领到一张漂亮的生字卡片。
9.复习生字。教师把这些生字放在卡片上,请小朋友开双列火车读一读之后可做个小游戏:出示生字卡片“短”,提问:它是谁的朋友?生答兔子。兔子最喜欢吃小草和胡萝卜,让学生就在生字下面画一棵草或一个胡萝卜。
(三)指导写字,逐步提高
1.出示生字“去、公、车”,这几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撇折。将书翻到书后面的笔画名称表,找到“撇折”并把它圈出来,说一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再来观察该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示范写“公”字。
2.学生在书上描红,并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同学们注意写字姿势。
3.评价2—3个学生的书写。生评,师总结。
责任编辑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