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探究

2014-04-29 00:00:00吴灿云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4年11期

[摘 要]音乐教材是音乐课最重要的基础资源,具有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立足教材,拓展内容;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处理,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乐曲作为音乐教学内容,使教学充满生机。

[关键词]小学音乐;生活;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联系学生生活,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处理,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乐曲作为音乐教学内容,使教学充满生机,让学生爱上音乐课。

一、立足教材,拓展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音乐教学也要以教材为依据,根据教材内容去安排教学。但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爱好兴趣不同,对不同音乐和歌曲有不同的喜好。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一方面,要按照教材要求去安排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去安排教学内容,使音乐教学具有生活性。

为了让教学充满活力,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把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结合起来,让音乐教学更被学生喜欢。同时还要将经典的歌曲和流行音乐进行整合,既按照教材内容安排教学,又能体现学生的生活性。

1.同一乐思不同形式音乐作品的组合。乐思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很多作品都是根据同一个乐思创作出来的。如六年级《小白菜》一课教学中,笔者结合《北风吹》和《小白菜》乐思相同点进行欣赏,让学生对它们的乐思有了更好的记忆,让原本枯燥无味的欣赏课多了点机智问答的内涵,让它变得有趣得多。学生在聆听时,对其相同的部分有了更深刻的记忆。在整合过程中得以鲜明体现,更会吸引学生,从而产生更深的印象和感情。

2.同一主题的不同音乐风格作品的组合。教材安排的同一主题的音乐作品又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在教学中,要发挥各类题材作品的作用,就要对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整合。

3.同类曲式的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组合。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歌曲在曲式上相同,但表现的形式和内容有很大的区别,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整合。对同一种体裁的不同乐曲进行对比教学。如在小学低年级欣赏“进行曲”曲式时,以《运动员进行曲》《玩具兵进行曲》为例,两首乐曲分别都是典型的进行曲节奏,《运动员进行曲》基本上是各小学大课间运用的乐曲。学生听到后,自然地用踏步的形式去表现出来了。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先用这个曲子作为本课的导入,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进行曲这种曲式。这就是对同类曲式的乐曲的对比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兴趣。

二、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音乐的源泉,联系社会和学生的生活进行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欣赏音乐,在音乐中去体验生活,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喜欢游戏,结合游戏去欣赏音乐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如笔者在课间发现许多游戏都和音乐分不开,学生在游戏中都是一边唱一边玩,如“石头、剪刀、布”“包子、剪子、锤”的游戏中,都有比较固定的音乐节奏,学生也特别喜欢那种音乐节奏。在教学中,就可以把游戏和音乐欣赏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做游戏,又能欣赏音乐,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大。虽然歌词相同,但是不同节拍让歌词呈现出不同感觉。游戏可以按照音乐的节奏去做,按照音乐节奏的游戏更有音乐色彩。在游戏中去欣赏音乐也更有欢乐的气氛。在课堂上,对有些具有欢乐节奏的音乐,可以结合游戏去练习,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去做游戏,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音乐节奏,学习的主动性也特别高。学生掌握节奏后可以加大难度,变换节奏,由简单到复杂地练习,去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在保持教学内容前提下,合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兴趣去整合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把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欣赏,改变了过去传统只教课本的现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拓宽了艺术视野。

责任编辑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