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施教措施

2014-04-29 00:00:00朱烨斌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4年11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美术教学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而美术欣赏教学作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是每一个美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新课标下小学美术课程的欣赏教学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小学美术欣赏不受重视,小学美术欣赏教师教学模式单一以及小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堂的兴趣低。教师应根据这些问题因地制宜,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以创新的思维、全新的价值观将美术课堂分为四大块: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美术欣赏教学与绘画、工艺教学有机组合成健全的教学体系。

一、小学美术欣赏课存在的问题

1.小学美术欣赏不受重视。小学美术课程虽然在新课改趋势下有所改革,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仍然存在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小学美术欣赏课程在以语数英为主要课程的教学现状下地位不高。加上小学美术教师也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不重视小学美术欣赏课堂,因此小学美术欣赏课程在小学课堂教学的发展不和谐。

2.小学美术欣赏教师教学模式单一。许多小学美术教师依旧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小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力。教学模式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进,这样不仅降低小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堂的兴趣与积极性,还不利于小学美术欣赏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

3.小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堂的兴趣高。许多小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堂的热情被以主要课堂的课业与教师的单一教学模式浇灭殆尽。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堂的兴趣不高,美术教师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因此导致美术欣赏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

二、提高小学美术欣赏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1.提高对小学美术欣赏课堂的重视。不仅学校要提高对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视,小学美术教师也要提高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视。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全面发展为学校发展策略,培养全能型人才,制订合理科学的课程安排计划;小学美术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注重小学美术欣赏课堂的教学,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以培养美术艺术人才为教学重任,促进美术欣赏教学效率健康有效地提高。

2.提高小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小学美术教师应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小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程的兴趣与热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将教材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订可以有效地调动小学生学习美术欣赏课堂内容积极性的教学方案。

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美术教师应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摒弃,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提高小学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的施教水平。同时,小学美术教师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美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与美术思维能力。小学美术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美术欣赏教学,如在教学《淅沥的小雨》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做好相关准备,让学生关注近段时间下雨的情况,认真观察下雨的场景,包括雨的大小、雨的方向、有无风、雨落下后去哪里了、雨中人们的神情及动作,着重强调学生细心观察雨中人物的动态与周围事物的动态。通过这样的课前准备工作,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与感受生活的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学生通过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可以将想象中的与实际中的雨形象地绘画出来。

4.运用适当的组织形式教学。我国根据美术欣赏教学自身的特殊性、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组织形式分为现场课、随堂欣赏课和专题欣赏课。现场课是一种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如可带领学生到美术展览馆或画廊等地方欣赏美术作品,也可以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寻找大自然的美;随堂欣赏课是指在工艺课业与绘画中进行穿插的欣赏教学,提倡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出不同的欣赏角度与观点;专题欣赏课是通过统一拟定一个专题,并就该专题展开探讨。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应重视美术欣赏课程,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与组织形式提高小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小学生的美术修养,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 满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