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景模拟活动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活动课形式,它结合了情景模拟和活动课两者的优点。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适当开展情景模拟活动,设置虚拟生活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复习巩固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丰富社会认知经验,是一种非常好的课堂辅助手段。
[关键词]活动课;情景模拟;应用实例
情景模拟活动是情景模拟与活动课的有机结合,既不同于教师单纯地通过在课堂内创设一些情景模拟环境来辅助课堂教学,也不同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一些主题教育活动课。它是通过创设一些现实环境引导学生开展一些主题鲜明、内容集中、针对性强、与现实生活几乎一致的模拟实践活动。在现场模拟的情景中,教师可以参与其中,也可以仅仅以一个组织者的身份出现。学生则完全被置换到了一个虚拟环境中,在各种角色之间转换,从中学习知识。
一、情景模拟活动课的三个特点
一是实践性。学生在情景模拟活动课中,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通过动手动脑来实现活动目的。二是现实性。情景模拟活动课中所模拟的环境必须与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一致,如商店、法庭等;所开展的活动内容必须与现实生活所出现的情形基本一致,如商店里的买卖行为、法庭里的审判活动等;所出现的角色也必须与现实生活中所具有的身份基本一致,如商店里出现的售货员与顾客,法庭里出现的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与被告、证人、律师等。三是开放性。一般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的身份是固定的。在情景模拟活动课中,学生作为主体,在情景模拟的环境中扮演其中角色,以其角色的身份自由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如在商店里,学生可以自由地买卖,讨价还价;教师只作为一个组织者出现,引导学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学生的角色行为里出现一些问题时给予帮助和解答,而不需要去过分干涉角色们具体的实践行为。
二、情景模拟活动课在低年级中的应用实例
在小学低年级中开展一些合适的情景模拟活动课,引导学生参与一些模拟的社会实践,对于启发和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巩固所学到的各种知识等都是非常有益的。在有条件的学校,完全可以专门开辟一间情景模拟教室,供情景模拟活动使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的《实践活动:小小商店》是情景模拟活动课在低年级中应用的典型实例。这节课借助“小小商店”的模拟环境,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了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通过教材中的“回收站”“募捐站”等题材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这节课首先展现了一个商店的现场情景。在商店的正前方设置了玩具柜台,货架上有学生喜欢的玩具熊、小汽车、魔方、积木和布娃娃。左右两边分别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柜台,货架上分别放了铅笔盒、书包、橡皮、卷笔刀等文具和牙刷、饼干、汽水、闹钟等生活用品。每种商品都有一个价格标签,上面的价格有整元、整角的,也有几元几角的,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然后,让学生扮演售货员与顾客,在对话中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复习巩固前几个单元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在玩具柜台前,有一个顾客拿5元钱,要买一个小皮球,问剩下的钱还能买点什么,这里先要求出还剩下多少钱,再看看哪种商品的价格比剩下的钱少。另一个顾客想买一个机器人和一辆小汽车,求一共要花多少钱,涉及到100以内的两位数(进位)加法。在学习用品柜台前,有一个顾客拿着1元钱,要买一个卷笔刀,这里要求售货员先把1元换算成10角,再减去卷笔刀的价钱8角,得出应找2角。在生活用品柜台前,有个顾客通过计算比较出买两瓶汽水。在商店入口处的回收站前,有个顾客拿来废弃的易拉罐和矿泉水瓶,要求回收员根据每种废品的回收价格和废品的种类、数量口算出应该付多少钱。
本节情景模拟活动课除了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还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用人民币购买商品时经常出现的几种情形。如计算买两种商品一共要花多少钱,卖东西时怎样找零,买东西时钱不够怎么办,怎样比较两种商品的价格等。学生切身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责任编辑 张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