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反思

2014-04-29 00:00:00周长青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4年11期

[摘 要]教学反思是对教师的一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反思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并在反思中引领学生的探索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反思,在反思中发现,在反思中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反思;方法;高效

一、反思学生的学情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信息交流。小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体现生活。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反思学生的学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笔者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下册练习五第4题时,问题是求一块蜂窝煤大约需要用煤多少立方厘米(得数保留整数),计算结果是678.24立方厘米。学生争论十分激烈,有的说应该用四舍五人法,有的说用进一法。学生的理由都很充分,笔者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学生,于是笔者暂且留下这个疑问,后来在网上查了很多信息,终于找到最有说服力的理由。问题中有“大约”就用四舍五入法,没有“大约”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比如教材第14页例4“求帽子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米)”这道题中没有“大约”,要考虑实际情况用进一法保留。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学习情况去反思教学,考虑问题时不能过分超越学生的知识基础。

二、反思学生的创造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探索交流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并把培养数学推理能力有机融合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创设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摆一摆等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活动情境。例如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关键在于掌握试商方法。教科书介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观察比较法和四舍五入法。一些同学通过对两位数除多位数、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的除法式题的研究,总结出了另外一套较为有效的试商方法,即“同头相除商八九,多半除数六七法,少半除数商三四,一半除数用五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头相除商八九”就是指被除数和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同头)而又不够除时,它的首商可能是9或8,如2842÷29=98,737÷78=9……35;“多半除数六七法”就是指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除数的一半时,它的首商可能是6或7,如268÷38=7……2;“少半除数商三四”指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的一半时,就可以试商3或4,如186÷44=4……10;“一半除数用五查”指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或接近一半时,就可以试商5,如297÷59=5……2。

三、反思课堂情境设计

都说备课要“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路,注重问题的生成和预设。如《百分数的应用》的教学中,笔者反思以前的教学设计,改变了应用题的表述形式,丰富信息的呈现方式,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效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用价值。大胆改变了教材中的知识例题,重组和创设了“实验活动”这样一个情境,从而引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既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自主探索下一环节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笔者要求同桌的两个学生分别在红、黄两个学具盒内抓一把花片,猜猜同桌抓了几个花片,再将自己抓的花片告诉同桌,比一比谁抓得多。并提问:“你有办法知道谁的多,多多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体会成功的乐趣。数学教学的例题不再是脱离生活的文字题,变成了形象生动、鲜活直观的生活情境:买东西、旅游、做游戏、找规律等。在“位置”的教学中,讲完前后、上下、左右时,笔者设计了“去火车站”一题,请学生试着用方位名词告诉叔叔去火车站的路,当一当小导航员。很多学生抢着发言,不仅说得很详细,还给了走哪条路比较近的建议。可见学生是非常乐于展现自我的。

勤反思、善总结、乐归纳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在总结中进行教学,形成在反思中教学、在教学中反思,提高教学水平,提升专业素养,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

责任编辑 张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