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疏通优差生间交流障碍的思考

2014-04-29 00:00:00李永生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4年11期

[摘 要]初中学生成绩分化严重,学生在学习上被分成了优秀生和差生,再加上众多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学生自己对优差生的认识存在误区,优差生之间的交流出现隔阂,心理也会出现问题,最终影响整个课堂教学。因此,只有正确疏通初中数学优差生间的交流障碍,在今后教学中才能准确落实教学目标。

[关键词]优差生;交流;障碍;方法

一、优差生两极分化的原因

1.兴趣的不同造成学习无动力。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优差生的两极分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其中的原因也很复杂,而兴趣不同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原因。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所以注意力会非常分散,以至于学习注意力无法集中,有些学生甚至会出现对学习丧失兴趣的现象。毕竟初中的数学学习讲究的是逻辑性和连贯性,那么长时间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则会导致章节知识无法衔接,致使出现厌学现象,导致两极分化更加愈烈。

2.学习基础的差别影响学习效果。初中数学是一门对知识衔接要求很高的科目,知识的联系也特别紧密。而差生大多是因为以前数学基础不好,导致后面学习越来越困难。而且差生在学习中大多会出现自卑现象,认识上存在误区,总感觉比优等生差一等,不敢与他们交流问题。或者有些优等生本身对差生充满歧视,不愿意与之交流,导致差生在学习中压力甚大,自卑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3.教师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在很多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本身对学生成绩存在歧视,将学生分为两大类:优等生和差学生,这种无理的区分也导致了学生之间认识误区的分化。所以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做到一视同仁,积极鼓励优差生之间多学习交流,也要构建交流平台。有时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学课本内容出现越来越多的定理概念,从具体到抽象,从整体到部分,难度越来愈大,越来越深。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照顾到每一个人,所以在课后同学的交流就至关重要。

4.疏通优差生间的交流路障的必要性。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大多只起到引导作用,真正要学到知识,学生课后的努力必不可少,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也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做到同学之间坦诚交流,互相分享学习方法和经验?这时教师就要做出正确引导,疏通优差生间的交流路障,和消除认识上存在的误区,积极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学习。

二、疏通优差生交流的心理障碍对策及分析

1.全面了解差生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沟通。在日常教学中,和差生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真实想法以及存在的问题。他们的主要特点就是,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基础差、课堂学习概念模糊、不敢和优等生交流问题等,缺乏自信的他们有时会把问题堆积,以至于问题越来越多,最终丧失学习兴趣。有时他们也试图努力学习,可是碍于缺乏自信,不敢与优等生交流学习,以至于学习兴趣丧失。所以作为教师就要认真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对策,提升整体教学成绩。

2.创设情景教学,鼓励优差生之间合作交流。为鼓励优差生学习交流,克服它们错误认识的心理障碍,积极创设平台供他们学习交流。

例如:某超市销售有甲、乙两种商品,甲商品每件进价10元,售价15元;乙商品每件进价30元,售价40元。(1)若该起市同时一次购进甲、两种商品共80件,恰好用去1600元,求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各多少件?(2)该超市为使甲、乙两种商品共80元的总利润(利润=售价-进价)不少于600元,但又不超过610元,请你帮助该超市设计相应的进货方案。

分析:可以分组合作,每组都包括优等生和差等生,然后分组解决。比如本题目第一问较简单,可以积极鼓励差生思考,优等生辅助解决;第二问稍微偏难,可以让差生在优等生的分析过程中尽量参与思考、学习。

实践教学证明,只有让优差生之间多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方法才不会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如若任其发展,优差生之间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危害整个班级学习氛围,进而影响班级整体学习成绩。

责任编辑 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