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设立的“关于重建安全保障法律基础的恳谈会”汇总了建议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报告,安倍于当天接受了该报告,并在傍晚召开的记者会上说明了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必要性,表示他“已下定决心有限度地解禁集体自卫权”。
安倍一直想做的事
安倍想要解禁集体自卫权由来已久,此次向安倍提交该报告的其私人咨询机构“关于重建安全保障法律基础的恳谈会”,也早在安倍首次任首相期间就设立过,只是那次任期太短,该机构未能最终提交建议报告。安倍第二次出任首相之后,把修宪、解禁集体自卫权、扩军备战当做其最重要的“战略使命”,2013年8月,安倍在其家乡山口县当着支持者的面公开说:“修改宪法是我的历史使命。”
“恳谈会”在此次提交的报告中强调“日本的外交、安保与防卫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指出“以往的日本宪法解释和法律制度已无法充分应对”,给出结论称,集体自卫权“通过日本政府以适当形式阐明新宪法解释后能够行使,须修宪才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意见不恰当”。
该报告还特别举出了需要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六个具体事例:为确保海上交通要道安全进行扫雷;在近邻出现突发情况时进行船舶检查、排除对美国舰队的攻击;美国受武力攻击时进行支援;在发生给国际秩序带来重大影响的武力攻击时加入多国部队;针对不理会撤离要求的外国潜水艇加以应对;限制武装集团在离岛或海域的非法行为。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安倍选择此时“宣示”解禁集体自卫权,既有违背时代发展潮流之嫌疑,更有挑动地区军备竞赛之麻烦。国际社会不禁要问,安倍到底意欲何为?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先弄明白“集体自卫权”的含义。所谓“集体自卫权”,是相对于“个别自卫权”而言的,集体自卫权,即与本国关系密切的国家遭受其他国家武力攻击时,无论自身是否受到攻击,都有使用武力进行干预和阻止的权利。简而言之,即一个联盟所有成员在其中一个成员遭受攻击时要进行相互武装援助。日本战后宪法规定,日本放弃战争、不维持武力、不拥有宣战权,明确禁止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只允许行使个别自卫权,即在本国受到攻击时行使武力。禁止行使“集体自卫权”,是二战后日本“和平宪法”规定的“非战、和平”原则的精髓,在此原则指导下,日本形成了“专守防卫”的防御性防卫政策。
三个目的致日本越走越不“正常”
分析人士认为,安倍选择突破“集体自卫权”是有其深刻考虑的。
首先,借美国之力,重新恢复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影响力。奥巴马在今年4月下旬出访日本前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书面专访时指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奥巴马同时表示,支持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这是美国在任总统首次表明支持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4月25日,日美发表的《日美联合声明》再次公开表示,美国对日本为解禁集体自卫权所作的努力表示“欢迎和支持”。美国的这一支持不啻是授予日本的“尚方宝剑”,安倍自然“欣喜若狂”。在安倍看来,解禁集体自卫权首先需要“过美国这一关”,打消了美国对日本的顾虑,就意味着扫除了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外部阻力。所谓美国的顾虑主要包括:日本会否在获得行使集体自卫权后,进一步壮大军力,以至于影响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将来日本“羽翼丰满”后,会否脱离美日同盟的束缚,重新成为美国的威胁或对手。
获得美国的“肯定”后,接下来日本就可以以强化“日美同盟”的名义,“行”壮大日本军力之“实”了。今后,日本尽可以以“保护盟国”或者“配合盟国”的充足理由,实施海外派兵、加速武器装备出口,甚至与美军一起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了。
其次,觊觎中国东海海洋权益,继续霸占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此次“恳谈会”还特意指出日本自卫队有必要解决“灰色地带”发生的问题,而所谓“灰色地带”具体指:伪装成渔民的武装组织夺取了日本的离岛;外国潜艇经多次警告,仍拒绝离开日本领海等。不言而喻,这个所谓的“灰色地带”,即指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12年日本非法对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进行“国有化”以来,日本觊觎中国东海海洋权益的图谋不断增强。日本认为,如果能获得行使集体自卫权,就可以派遣自卫队武力“占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更进一步说,即使中国的舰艇是在中国东海的专属经济区内正常合法行驶,日本也能以“行使集体自卫权”之名,派遣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去“驱赶”、甚至与中国舰艇形成“武装对峙之势”。
再次,日本不仅能藉此保护日本海上能源运输航线的安全,更可以借机向海外派兵和扩大日本在海外的军事影响力。“恳谈会”认为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最重要一点是“为确保海上交通要道安全进行扫雷”。日本高度依赖海外能源进口,更是把从中东波斯湾—马六甲海峡—南海这条航线看作日本的“能源生命航线”,如该条航线中断,将给日本带来沉重的打击。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日本更深层的目的在于,通过向海外派兵可以达到“一箭三雕”的“功效”:一是可以使日本陆、海、空自卫队全面走向海外,保护海上航线安全,并可以实现舰艇、兵员、军机的立体布防体系。二是可以获得在印度洋上的某些岛屿、在中东与非洲的某些沿岸建立军事基地的条件。目前,日本已经在亚丁湾的吉布提建立了其在海外的第一个常设军事基地,今后,日本以扩大行使集体自卫权为名,可以进一步扩展在印度洋沿岸国家或者关键海上要道建立军事设施的范围,例如,在马六甲海峡附近的岛屿上,不排除设置雷达以及卫星接收等监控设施的可能性。三是在南海问题上,日本一直就非常支持菲律宾和越南与中国在南海岛礁上的对抗,而解禁集体自卫权后,日本更可以以保护海上能源运输航线为名,进一步与菲律宾和越南加强军事领域的合作关系,干扰和破坏中国维护南海海域与岛礁主权的行动。
一剂麻醉人的“毒品”
尽管安倍本人非常陶醉于解禁集体自卫权,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它或许更像是一剂麻醉人的“毒品”,可能会令日本不能自拔。
日本《东京新闻》论说委员兼编辑委员半田滋在2013年12月号的日本《世界》杂志上发文指出,安倍政权要推进行使的集体自卫权,实际上正是打开通向战争的恶魔诅咒,而这条邪路走向的正是破坏环境、损毁人格、夺取生命的战争。
被以安倍为首的日本右翼势力裹挟的当今日本政坛,正分裂成两大阵营:一派的看法是,中国与朝鲜等构成了对日本的巨大威胁,赞成行使集体自卫权;另一派的看法是,日本战后和平宪法放弃了战争权,日本应当继续坚守和平发展之路。前一个阵营的人认为,只有行使集体自卫权才能使日本重新站起来、重新成为强国;后一个阵营的人则认为,日本之所以能从战后废墟中迅速恢复并成为经济强国,是因为坚守了和平不战的路线。
未来的日本走向,何去何从,令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邻国担忧。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