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婆婆”串门

2014-04-29 00:00:00徐香顺
家庭百事通 2014年4期

我们搬进新房的第一个周末,早上九点多有人敲门。我和老公打开门一看,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她提着一个白色的塑料袋,鼓鼓的像装满了东西。

我还未开口,她就爽朗地说:“闺女,我是住在对门的邻居,叫我树婆婆就行。”“树婆婆?”我很奇怪怎么会有这称呼。“盼了半年,这里可算有人住进来了。”她一点也不客气,见门旁有双拖鞋,自己就要换,还说:“给你们小两口送些点心,俺儿女给的,我吃不完。上一家住在这时,我就常来串门。”她这么一说,我倒不好阻拦了。

落坐后,“树婆婆”话很多,不停地问我们老家是哪的,工作怎么样,可总是还未等我们答话,她就说起了自己。原来她姓舒,就是青岛本地人,在这里住了将近二十年,老伴几年前就过世了。好在她六个儿女都很有出息,两个在国外,一个在北京,剩下的两儿一女都在青岛。

“你怎么没跟儿女住在一起?”我问。

“不愿意给他们添麻烦,再说,一个人住着自由,他仨每星期都来看俺。”

聊了半个钟头,她站起来要走,说是得赶紧去买菜,中午他小儿子要带孙女来看她。我不好意思白要老人家的东西,就拿几个苹果给她,她却连摆着手说“不要”。

自此,“树婆婆”就成了我们家的常客,每逢周末必来串门。有时候我工作忙,没工夫陪她唠嗑,她就在边上坐一会;有时候我在做家务,她就一边看一边跟我搭话。我常因开小差没听清,她也不在乎。

我老公却不太习惯,他最怕听老太太唠叨,每次“树婆婆”来,他露个面就躲到书房里去了。但“树婆婆”不理会这些,每次来她都会提一些蜜饯、水果之类的东西。大概是怕我们过意不去,当我们还送给她别的东西时,她有时候也会象征性地要点,还嗔怪我们太客气了。

尽管新房比较小,可毕竟成了家,我们得邀请公婆来住几天,看看我们的新房。公公婆婆到的那天刚好是周末。一大早,我和老公就去火车站接他们。知道老人家在火车上吃不好,下车后我们先带他们到附近的餐馆吃了饭,回到家时中午了。

我刚铺好床被,准备让公公婆婆睡午觉,这时门铃响了。不用说,又是“树婆婆”来串门了。

打开门,我就闻到扑鼻的腥味,果然是她。她提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见我没有让她进门的意思,就说:“看,新鲜的黄花鱼,给你公婆尝个鲜。你们上午没在家,是去车站接他们了吗,接到没?”

关于“树婆婆”的事,我早就跟婆婆讲过了。所以,一看这阵势,婆婆就明白了八九分,她连忙邀请“树婆婆”进来。两个老太太一碰面,倒像多年的好姐妹,竟有说不完的话。“树婆婆”不走,我们都没法休息,只能陪着她坐着说话。见我闲着,“树婆婆”给我分派任务了:“闺女,你把黄花鱼的鳞刮掉,捏出肠肚、洗干净后晾干,下午做饭前抹上点酱油,腌渍半小时再炸,保准又香又酥脆。”

得,我成了多余的了。我提着鱼去厨房清洗完,“树婆婆”才走了。我要婆婆去房间休息,并说:“‘树婆婆’年纪大了,眼力劲儿不好,坐一天一夜火车累得不行,她还拉着您絮叨这么久。”哪知道,婆婆却说:“你可别这么说,这个老太太不简单,见识大得很呢。都七八十岁的人了,耳不聋眼不花,比我反应快多了。”

婆婆来的这段时间里,“树婆婆”几乎每天都到我家来串门。还不到一周,婆婆就跟我说,她觉得“树婆婆”有点奇怪,她天天在家待着,并未听见对门来过什么客人啊。“要是儿孙们来了,她还有工夫天天跑咱家来闲聊?”顿了顿,婆婆接着说,“前天,我问她在家都做些什么。她说盘扣子。你想,现在都有工厂了,谁让一个老太太做这活?况且,她儿女生活这么好,舍得让她做?”

婆婆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奇怪。但我工作忙得很,没精力管这些事情,也就没细想。

公公婆婆在我家住了半个月就要回去。临走时,婆婆对我说:“你们留心点‘树婆婆’,她怪可怜的。前天我看见她走路腿有点瘸,怕是摔着了。也没见她儿女来伺候她,真不知道咋想的。”

送走了公公婆婆之后,我买了点水果去看“树婆婆”。是一个男人开的门,接着“树婆婆”一瘸一拐地出来。我说明了来意之后,“树婆婆”忙道谢,把我往屋里请。见她身体还好,又有客人,我就没有进去。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由于忙着换工作,我也没顾得上去看“树婆婆”。忙完工作上的事之后,我和老公放年假回老家过年了。过完年,从老家回来时,公公婆婆非让我们捎带很多特产,要不是我死活拦着,她要给我们装十斤东北大米回来。最后,婆婆还从冰箱里拎出处理好的两只公鸡,让我们带回去,其中一只给“树婆婆”。

回到青岛的当天,我就拎着一只鸡去敲“树婆婆”的门,可半天也没有人开。之后,我去了几次,也都如此。一个周末,我在家整理家务,听见“树婆婆”家来了很多人。我开门一看,却发现是物业管理员在领着人看房子。

我连忙问那管理员“树婆婆”是不是被儿女接走了,管理员却说:“她是我们这里的孤寡老人,哪有儿女呢!她自己说儿女成群吧?”

我再细问,物管员说他也不太清楚,只是听人说老太太就一个儿子,三十年前出车祸不幸去世,媳妇带着孩子改嫁了。肇事者是个裁缝的儿子,没钱可赔,就想认“树婆婆”为干妈。但是“树婆婆”转不过这弯,不肯原谅他。裁缝的儿子就偷偷帮助“树婆婆”,在她老伴过世后,还给她找了份盘扣子的手工活,明面是让她有活干,实际上是暗中贴补她。年前,“树婆婆”腿伤了,那人就给她找了家养老院,大年三十搬过去的。

“这是小区都知道的事啊!听说她很爱串门,你们住对门这么久,你还不知道么?”物管员说。

我无言以对,平日里都是“树婆婆”在说她自己,我从没有细细辨别过。

晚上,老公问我:“那个‘树婆婆’是不是搬走了?今天我见有人来看房。”

“是啊!可是,我不习惯‘树婆婆’不来串门的日子。唉……”说完,我关灯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