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让科技改变身体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仿真皮肤
利物浦大学与曼彻斯特大学的科研人员,正在合作研发3D图像的处理和皮肤建模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复制人类皮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皮肤都像真的一样。此外,研究人员还将尝试对成千上万用户的皮肤进行3D图像采集,以建立通用数据库。
爱丁堡:人造肝脏
爱丁堡赫瑞瓦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细胞打印过程,可以按特定的模式打印细胞。3D打印的人造肝脏组织对于药物研发非常有价值,它可以更确切地模拟人体对药物的反应,让我们选择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
诺丁汉:智能电子心脏起搏装置
英国科研人员最近在研发一种新型的“智能主动脉泵”,旨在让衰竭的心脏继续工作。智能主动脉泵不仅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命,还可以为他们带来自由和舒适,减少看护工作。如今,研发团队正计划采用3D打印技术,根据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数据为患者定制智能主动脉泵。
新泽西州:仿生耳朵
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里,研究小组正在用3D打印技术创建水凝胶和小牛细胞矩阵,来制造复杂的人耳拓扑。天线结构的银纳米粒子,被加入耳朵,创建新的声音接收器。现在,他们准备制作的设备,不仅仅是对人耳外形和功能的模仿,还能听到更广的音频范围。
新加坡:发明3D技术打印牙齿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报道,新加坡牙医有望通过3D打印技术,为病人打印出牙龈和颚骨等人体细胞组织,取代他们在严重创伤或癌症手术中所失去的部位。据悉,整个技术预计在5年内能成熟,实现临床应用。
(资料来源:杭州展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震动胶囊”成便秘福音
以色列科学家近日开发出一种振动胶囊,它有助于缓解便秘。这种胶囊内安装了小型发动机,在进食6—8个小时后自行振动,振动会引起肠道内部的收缩,从而有助于粪便的排出。在服用振动胶囊后,患者每周自发排便2—4次,便秘症状明显减轻。
亚健康检测仪
亚健康检测仪,是运用电子感应器对人体经穴进行检测,通过手传感器,将手部反射区所对应的内脏器官实时反馈图、机体整体动态能量图等活动状态以不同表现形式反映出来。再通过数据分析,显现人体体能、免疫、新陈代谢、精神活动状态等人体机能各项指标及相关内脏器官健康状况。从而,人们可以随时观测各器官和机体能量的充盈或缺失情况,判断内部器官及心理的发展趋势,并监测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机体内部器官的影响与发展趋势。
亚健康检测仪一体机是人体健康的“天气预报”,可以对主要疾病予以提示,对存在的倾向性和潜在性疾病作出初步判断,提出进一步检查和防治的建议,对各种多发病、常见病、包括部分重点防治疾病作出早期诊断。
1.5毫米相机
近日,乔治.伍德拉夫学校的研究团队开发出直径只有1.5毫米的相机,该相机在一块超迷你的晶片上,机身超过100个零件,包括13条微型线路传送资料,可以自由进出血管,拍摄到60fps的即时3D影像,功率只有20毫瓦,是世上最厉害的“自拍相机”。这“相机”预计会用于医学用途,原型已经开发出来,不久将来或许会在人体中大量安置此种相机,用来随时拍摄自己的身体变化。
智能T恤
以色列医疗健康创业公司Healthwatch展示了其最新开发的医疗可穿戴产品,内置心电图(ECG)传感器的智能T恤衫。病人穿上这款智能T恤,心脏病医生就能接收到T恤实时发送的心电图数据。如此一来,医生就能及时、准确了解病人的情况,以便立即给出治疗方案。该款T恤衫还内置了一个电子部件,可存储长达70个小时的数据,并且还能机洗烘干。
动脉硬化检测仪
动脉血管病变,会增加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尽早进行动脉硬化检查,可以减少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猝死等情况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此款检测仪,采用超声回波跟踪技术,评估动脉僵硬度和动脉闭塞程度,在对检测者进行心电图和心音图监测的同时,测量四肢的血压和波形,继而应用最先进的数字化综合评估动脉硬化程度,从而让检测者尽早预防、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