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波,高彩云,刘 芳,戴淑芳,万玉娟,张卫军
(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早产儿常见的危重疾病,患儿出生后多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临床表现[1]。NRDS主要由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所引起,治疗难度较大,患儿病死率高,如何有效治疗NRDS、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已成为临床医务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呼吸机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NRDS的死亡率,但疗效仍不尽如人意[2]。目前,临床应用固尔苏等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防治NRDS的疗效已获得了广泛认同。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NRDS 102例,应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呼吸道通气治疗,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NRDS患儿102例,均于产后6 h内发病,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的NRDS诊断标准;出生后1~6 h内出现呻吟、鼻扌扇、进行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凹陷及发绀等临床症状,经胸部X线摄片证实为NRDS;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排除出生前经羊水检查证实胎肺成熟;之前已采用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过的患儿;出生后5 min经Apgar评分≤3分[3]或心率不稳;使用首剂PS前已使用高频通气;妊娠期或出生时发现有主要脏器先天畸形;存在严重感染、颅内出血及败血症等影响心肺功能的其他疾病;染色体异常患儿。其中男58例,女 44 例;胎龄 28~36 周,平均(31.13±2.25)周;出生体重为850~3 200 g,其中 22例体重 <1 500 g,64例体重为 1 500~2 500 g,16例体重 >2 500 g,平均(1 532±351)g;胸部 X线摄片结果分期为Ⅱ期60例,Ⅲ期28例,Ⅳ期14例。
对入组患儿提供营养支持并做好保暖、预防感染等工作,然后采用鼻塞式持续呼吸道通气进行治疗,FiO2初调参数为 0.4~0.6,PEEP压力设定为3~6 cm H2O,视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适当对参数进行调整。于 2~6 h内使用固尔苏(Chiesi Farmaceutici S.p.A.公司,国药准字 H20080428,规格为 3 mL ∶0.24 g)100 ~200 mg/(kg·次)。使用前将药瓶加温至37℃后缓缓转动使其保持均匀。患儿取仰卧位行气管插管,将气道分泌物吸净,然后经气管导管将抽取的药液注入气道。注入药物后适当抬高患儿上胸部,使用复苏气囊进行为时2 min的加压通气,确保药液均匀分布。拔管后与NCPAP再次连接,适时调整其参数,避免在用药后6 h内于气管内吸痰。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24 h与48 h监测患儿的血气指标,了解其肺部情况,如病情出现好转应下调FiO2,然后降低NCPAP压力。患儿血气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同时FiO2为0.21,PEEP介于2~3 cm H2O时撤机。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6,12,24,48 h的肺功能指标与胸部 X线摄片积分、潮气量(VT)、动态肺顺应性(Cdyn)的变化情况。
显效:X线摄片显示肺纹理清晰,患儿呼吸平稳,无呻吟、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现象,血气指标处于正常范围;有效:X线摄片显示异常阴影有所改善,患儿的呼吸平稳,血气指标出现好转,无呻吟现象;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治疗后,102例患儿显效63例,有效32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14%。其余指标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情况(±s,n=102)
表1 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情况(±s,n=102)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 2 h 8 h 2 4 h 4 8 h P a O 2(m m H g)5 1.9 2 ± 1 6.2 7 9 3.0 3 ± 4 2.8 9*9 1.25± 4 2.0 7*8 0.6 7 ± 3 0.0 4*8 1.3 4 ± 3 3.4 8*P a C O 2(m m H g)5 5±1 6 4 7±1 1*4 2±1 2*3 8±1 1*3 7±1 2*p H 7.1 4 ± 0.057.2 4 ± 0.0 8*7.3 6 ± 0.0 4*7.3 3 ± 0.0 4*7.3 4 ± 0.0 1*
表2 患儿治疗前后X线胸片及胸肺顺应性变化情况(±s,n=102)
表2 患儿治疗前后X线胸片及胸肺顺应性变化情况(±s,n=102)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X线胸片积分(分)3.1 2 ± 0.651.8 9 ± 0.7 8 1 2.2 3 4 8 0.0 0 0 0 V T(m L /k g)5.2 4 ± 0.756.5 4 ± 0.9 8 1 0.6 3 9 2 0.0 0 0 0 C d y n[m L /(k P a·k g)]2.7 9 ± 0.3 7 3.5 4 ± 0.5 2 1 1.8 6 8 7 0.0 0 0 0
NRDS以32周以下的早产儿为主要患病群体,PS缺乏导致其表面张力增加,促使肺泡萎陷与肺顺应性下降,从而出现广泛性肺不张,引发气体交换障碍,并由此产生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患儿多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临床常采用外源性PS替代疗法进行针对性治疗。于发病早期给予PS替代治疗可有效增大肺潮气量,改善肺顺应性,防止发生酸中毒和低氧血症,不仅可为内源性PS的合成与分泌创造良好条件,还能促使上皮细胞再生[4]。固尔苏是一种天然的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提取于猪肺,目前在NRDS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疗效获得了广泛认可[5]。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PS联合辅助通气治疗NRDS的疗效优于单一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患儿的存活率。早产儿的肺组织尚未发育成熟,其肺部换气及通气功能难以满足自身机体需要,因此对于NRDS患儿,辅助通气十分必要[6]。目前,PS联合辅助通气已成为治疗NRDS的重要手段,但机械通气属于有创通气,易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气压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多种与呼吸机相关的并发症。鼻塞式持续呼吸道通气(NCPAP)是一种无创通气治疗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其有效性获得了肯定。该方法可使肺泡实现稳定扩张,增加跨肺压力与肺功能残气量,早期应用可减少后期对呼吸机的依赖,同时还可减少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可能性,具有安全、经济、方便等优点。此外,NCPAP可引发气压伤、腹胀、肺不张及鼻腔黏膜坏死等少量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鼻塞松紧度,对其位置是否正常和是否压迫局部组织进行定期检查,同时还应查看是否存在CO2潴留现象,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试验结果显示,本组患儿经治疗后2 h呻吟、呼吸困难及皮肤发绀等现象消失或明显好转,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改善,X线胸部摄片及胸肺顺应性变化情况也明显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也无改用机械通气病例。提示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呼吸道通气不仅可改善患儿的通气及氧合功能,还能防止肺部病变进一步发展,同时也避免了因常时间高浓度给氧而导致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也改善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及预后,临床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李 丽,杜逸亭,刘 阳.固尔苏联合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1 例[J].中国药业,2013,22(11):95 -97.
[2]邱文波,陈 晔.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2例及其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3,22(5):74-75.
[3]汪 丽,李仁君,马 娟,等.不同剂量固尔苏治疗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6):559 -560,563.
[4]王承峰,陈光明.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 602 -1 604.
[5]蔡洁凤,邓学灵.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 836-3 837.
[6]招 军,袁大华,黄 敏.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4):630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