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2014-04-25 22:56:10李媛媛
科学与财富 2014年4期
关键词:烈士陵园白求恩烈士

李媛媛

摘要: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以群众为基础的革命成功历程,每个烈士的生前事迹都有团结群众、走群众路线的革命故事,在全国掀起学群众路线的热潮中,我们通过对烈士事迹的回顾加强党性学习,结合陵园实际情况学习群众路线。

关键词: 学习烈士事迹;群众路线教育

自习总书记来河北调研,在河北省民政厅听取救灾、低保等涉及民生问题的一线处室汇报后,反复强调了要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充分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通过深入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推动深入查摆和解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保证学习群众路线的教育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习总书记的亲临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我们以此为契机,在不同的岗位上争先创优,背负着人民的厚望,肩负着群众的重托,始终以确保群众的利益为工作目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造详和、安定的和谐社会。

在党中央强调关注民生,关注残弱群体生活的同时,民政系统为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质量,把保证残障人事的生活水平做为工作重点,系统内各个单位自上到下积极献计献策,抓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力争为创建一个和谐社会已尽民政人的职责。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作为民政系统的窗口单位,为方便来园群众参观,下大力度修缮了园内各条道路,增设残疾人专用公共卫生设施,加设残疾人专用轮椅,在园区各个场馆及路口设置了新的导示图、路标。园区内高密度绿化和园区亮化建设使烈士安息的地方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陵园在取消门票收费制度后又被列为石家庄地铁沿线的站口,交通的便利大大满足了群众来园参观的要求,缅怀先烈成为年青人成长的重要一课,由此,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必须与时俱进的发展,才能成为民政系统为群众服务的亮点窗口。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是河北省红色旅游重点单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单位,在这里长眠着318位开国先烈,他们每一位都有一段血染的史歌,用生命诠译着群众是水,党是鱼的故事。

白求恩是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在援华期间为抢救伤员光荣牺牲。白求恩烈士纪念馆是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管理处重要馆室之一,馆内陈列了白求恩大夫在华援助期间使用过的各处医疗器械,其中截肋器等手术器械是白求大夫自己发明创造的,使伤患的救治率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也明显提高,空前的支援了我国抗战时期军队医疗救治,换回了无数国人生命。对于他的突出贡献,毛泽东、周恩来等部队最高级指挥官都亲切慰问,关心其生活,在当时每位战士每月只有几分钱津贴的情况下特批白求恩大夫享受每月100元的生活费标准。战地的危险和部队艰苦的生活是每个人都可以想到的,而白求恩大夫不仅和我们的战士一起工作在战火的第一线,不仅和我们的战士一样吃穿简朴,他还拒绝了高标准生活费的特殊待遇,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也只是我们中一个普通的战士,他要和我们一样过那种为信仰不惧艰苦的生活,这个国际主义战士就这样放弃了可以过优越生活的机会,他的家人虽困苦不堪,但他还是放弃了享受丰厚收入的特殊待遇,他就是这样不远万里来到异国,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工作,不是为了享受,不是为了名利,他和每个普通的战士一样忠实于自己的事业,绝不利用自己的专业换取特殊的待遇。这样一个外国人更深刻地让我们懂得和大家、和群众在一起才能让自己全面的成长的道理。白求恩大夫的手术台总是在战地的最前线,他把每个受伤的战士都当做亲人一样呵护,挽回过无数年轻的生命,这些死里逃生的战士们更懂得和平的重要,更有驱除侵略者的决心和勇气,正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这种若无国亦无家的危机感,战士们和身陷战火中的民众都奋起抵抗,将仇恨和反抗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给战争时期的中国积蓄了有生的战斗力,最终驱尽战火,使抗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这是白求恩和战斗在一线的战士亲如一家的故事,他从不因为自己是专家而高高在上,从不因为有众多首长关注而好高骛远,他和战士亲密相处的故事还有很多,在火线的工作经历给他的事业奇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大家”共享苦乐的经历也为这个国际主义战士谱写了千古传唱的史歌,他的精神永远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正是因为他的存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迎来了无数慕名前来瞻仰的群众,许多团体及院校的入党仪式都在这里举行,用实际的行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在先烈牺牲的地方,他们立誓发扬无私大爱的革命精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忠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黄为淮烈士,是安葬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里的革命战士,他自幼从军,曾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考验,翻过了传说中神鸟都飞不过去的雪山,漫过了号称死海的无际沼泽,越过无人区草地,舍生忘死参加过无数的战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来自一个穷苦百姓,就是凭着一股纯朴的信念,一个为了“家”而奋斗地信念尊从了无产阶级必胜的信仰,为国之家,为已之家在枪林弹雨的年代里奋不顾身,谱写了自己戎马的一生。

黄为淮来自一个普通的农家,正因为饱尝了压迫的痛苦,他更理解百姓的疾苦,更懂得国泰方能民安,他不仅自己顽强的抗争,更鼓励身边每一个人奋起,带动着无数和他一样的穷苦百姓一同走上了反对压迫,反对侵略,反对内战的征途,他以自己惨痛的生活经历激励自己求生的意志战胜了长征的种种艰难险阻,用自己的经历与每个不堪屈辱的国人共鸣,和一起来自群众的战士们拿起枪,毅然涌入了保家卫国的洪流。正是这样百川入海的磅礴气势推翻了人吃人的社会,正是这锐不可当的勇气驱逐了一切侵略者,也是这舍生忘死的精神湮灭了所有与人民为敌的战火,最终的胜利永远都属于人民。

脱离开群众的斗争是不彻底的斗争,斗争的结果只能走向失败;脱离群众的政党是没有核心力的政党,统治必然走向灭亡;脱离群众的决策是没有可行性的决策,决策的结果也只有失败。在习总书记近来的工作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民生问题已经被提上一个新的高度,关注民生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极力打造的重要日程。

烈士的事迹里记载的都是为国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力量是无限的,党是人民专政的党,国是人民主宰的国,在和平时代的我们,是否还能守住我们朴素廉洁的作风?新时期的我们是否还能懂得民为天方可安天下?为了肩负起建设美好家园的重任,让我们一起缅怀先烈,在为群众热情服务的同时与更多来访群众向烈士学习坚苦朴素的革命精神。我们以烈士为榜样,历行节俭节约,在践行群众路线的活动中努力将陵园服务层次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烈士陵园白求恩烈士
纪念白求恩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20
普兰店区唐房革命烈士陵园
沙岭战役烈士陵园
大石桥市烈士陵园
铁岭市烈士陵园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08-24 07:35:14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11-19 09:50:06
向烈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