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维吾尔族乐器

2014-04-25 22:19:27
小演奏家 2014年3期
关键词:维吾尔族民族音乐乐器

乐器是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音乐生活中,除清唱性歌种外,几乎所有的歌唱、舞蹈都离不开它,与器乐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乐器的形制、音质、音域及其音乐表达性能与歌、舞、音乐艺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乐器既是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之一,也是民族音乐文化水平的标志之一。

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活动的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音乐生活现场,有不同的乐器演奏形式。维吾尔族民间音乐中,有着品种繁多的乐器,如木笛、苇笛、唢呐、萨它尔、艾捷克、弹布尔、都塔尔、热瓦甫、卡龙、手鼓……可以说是吹、拉、弹、击,应有尽有。有些乐器在日常生活中,在农民举行的“麦西热甫”里,在盛大的节日集会上,或是精彩的杂技表演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乐器不仅伴随着维吾尔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丰富了民族文化。

库修克,是一种木质勺子。它是由自然杏木制成,制作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属纯天然手工制成品,它不但可以用来吃饭,而且还可以在“麦西来甫”(一种以歌舞和民间娱乐融为一体的娱乐形式)中作为打击乐器使用。

纳合拉鼓,维吾尔族的打击乐器,俗称“独鼓”。鼓形似花盆,鼓面蒙骆驼皮或牛皮。6个纳合拉为一套,每套分大中小3组,每组2个,一组奏高音,一组奏低音,相差 4~5 度,用木棒敲击。每逢喜庆的节日,鼓手们登上屋顶,敲起纳合拉,吹起唢呐,人们便踏着音乐翩翩起舞。

艾捷克为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和塔吉克族弓弦乐器,造型别致独特,琴筒为球形,木制。艾捷克流行于新疆各地,是木卡姆音乐(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的主要演奏乐器之一。

维吾尔族乐器中的巴拉曼和乃依,两者皆为管乐。

热瓦普,又称热瓦甫、拉瓦波、喇巴卜,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音箱呈半球形,用整块桑木挖制,面部蒙羊皮或驴皮。endprint

猜你喜欢
维吾尔族民族音乐乐器
学乐器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9:06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24
维吾尔族手艺人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时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18
乐器
小太阳画报(2019年5期)2019-06-25 10:56:04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
中国火炬(2011年9期)2011-07-24 14:21:31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
中国火炬(2010年5期)2010-07-25 07: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