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检疫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4-04-25 09:14:42秦孙艳
农业与技术 2014年3期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对策分析

秦孙艳

摘 要:森林病虫害的检疫和防治有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森林病虫害的检疫现状,分析了森林病虫害不断发展的原因,并且针对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有利于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检疫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森林病虫害严重制约着林木的生长发展,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病虫害对森林的损害,直接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为了进一步掌握森林病虫害检疫现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特对灵川县森林病虫害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1 森林病虫害检疫现状

森林病虫害严重威胁着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俗称“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我国目前的森林病虫害非常严重,随着病虫抗性的提高,病虫害的面积也在逐年上升,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森林的生态环境。因此,对森林病虫害的检疫现状研究和防治对策的制定是很重要的课题。

1.1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森林病虫害可以分为危险森林病虫害、经济森林病虫害、常发性病虫害和偶发性病虫害。危险性病虫害多威胁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对天然林危害较大;经济森林病虫害多危害人工林,灾情比较严重,严重影响林农的经济收入,遏制人工林的发展。常发性病虫害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特定的时间段里总是层出不穷。偶发性病虫害多属爆发性,防治困难,危害严重,损失较大。

1.2 森林病虫害的检疫现状

目前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压力很大,检疫面窄,工作滞后。广西是我国森林病虫害入侵的前哨,也是全国森林病虫害比较严重的省区之一。目前松材线虫病、桉树枝瘿姬小蜂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威胁比较严重。本地森林病虫害分布较广,种类较多,防治工作难度较大。松毛虫、松材线虫发生的灾害面积较大,松突圆蚧也在不断扩散蔓延,这属于危险性病虫害。另外松褐天牛、松树枝细瘿蚊、桉树病虫、油茶病虫、八角病虫等常发性虫害也比较普遍。

1.3 森林病虫害的发展趋势

1.3.1 由人工林向天然林扩散

目前病虫害的发展趋势正由人工林向天然林扩散。天然林由于生态链比较完整,各个生物群比较稳定,很少发生病虫害。近年来,因为气候的异常,加之人为的破坏,天然林也开始发生面积较大的病虫害,林木的长势逐渐降低,很多的林木出现了病虫危害而死亡。

1.3.2 由海拔低处向高处蔓延

病虫害的蔓延由海拔较低的林区向海拔较高的林区蔓延,如天牛危害,原来仅在海拔2200m以下发生,现在于海拔2400~2800m内都有可见,虽然危害还不是很严重,但是已经在逐步蔓延。

1.3.3 由乔木林向灌木林发展

森林病虫害原来主要是对乔木林的为害比较严重,现在灌木林受病虫害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如沙棘金龟子和沙棘透翅蛾对灌木的为害较大,灌木林受到病虫害的为害,直接导致森林生态的破坏,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护影响非常大。

1.3.4 病虫害种类增加日趋严重

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在逐年增加,在化学防治的过程中,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很多害虫在不断变异,一些次要害虫不断成为主要害虫,新生害虫也在不断增加,给防治工作带来难度。总之,“常发性”病虫害有着不断扩大的趋势,“偶发性”病虫害日渐严重,还有很多外来入侵的病虫害也不断加剧。

2 森林病虫害大面积危害的原因

2.1 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林木的成活率不断下降,造林难度增加,极旱极涝都有可能增加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2.2 人为活动的不利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木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人工林的面积不断增长,森林害虫的传播比较广。人工林的生态系统脆弱,纯林种病虫害的发生非常普遍,病虫害不断升级,天然林也不断受到影响。

2.3 病虫害的抗逆性不断增强

病虫害的抗逆性也随着防治措施的升级在不断提高,甚至不断变异。在化学防治中未被消灭的病虫害提高了自身的抗药性,经过演变,更加迅速的繁殖传播,对森林形成大面积的危害。

2.4 病虫害的检疫监测工作薄弱

现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检疫工作做不好将会引来很多外来病虫的危害。病虫一旦进入没有天敌的新领地,很快会爆发成灾。因此,在进出口贸易上,防疫工作异常重要。一些林地的检疫监测工作比较滞后,虽然也有森林防护站,但是一些先进的监测手段一直不能广泛的应用。森防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病虫害在发生前没有预警通知,防治工作陷入被动局面。病虫害发生时常常采用传统的防治手段,科技含量低,导致病虫害预防效果大大降低。

3 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森林病虫害具有上述难以控制的特点,直接影响了森林的生产经营状况,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特制定如下防治措施:

3.1 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全民防治的意识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问题上要坚持以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提高全民防控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倡导所有公民参与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广西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防治机构中配备了办公室、实验室、资料室、药械室,经过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森防人员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逐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2 营造混交林地,降低病虫害发生频率

人工纯种林的病虫害发生比较频繁,灾情严重,也是病虫害传播的主要发源地,因此,营造混交林是降低病虫害的主要经营手段。混交林为病虫害的发生设立了无形的隔离带,有效隔离不同林种的病虫害的发生。混交林还可以节约林地,节省成林的时间,有利于满足用材木的利用。如松桉混交林,桉树生长迅速成林快,5~8a采伐用材后,松树进入生长旺盛期。同时,桉树还可以避免松树松毛虫的大面积发生。混交林还可以增加人工林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提高林区自我调节的能力,增强森林的病虫害抵抗力,有利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3.3 运用科技防治,加强病虫害预报监测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避免病虫害防治的被动性。因此,病虫害的预报监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运用科技手段,快速、准确的把握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广西自治区在2009年就已经建立了灵川县、横县、陆川县、苍梧县和右江区5个自治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示范县,正在推广应用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测报数据录入、汇总和网络传输、上报自动化管理,逐步提高测报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和监测预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的基础建设,可以全方位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3.4 加大检疫力度,实现综合防治措施

目前我国森林病虫害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国外传入的,因为没有天敌,蔓延扩散的速度很快。因此,必须加强林业产品的检疫力度和水平。综合防治手段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天敌防治等,防治手段的选择要根据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虫害的生活习性的不同而定。物理防治没有环境污染,无残留,但是有些费时费力,防治不彻底;化学防治见效快、成本低、灭杀面积广,但是在防治的过程中对其他生物会造成伤害,影响生态系统,使害虫增强抗药性;生物防治,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森防部门要认真研究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用先进的检疫监测手段,提高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采用综合防治手段进行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

参考文献

[1] 陈华,张凤海.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几项措施[J].林业科技情报,2009(04).

[2] 朱丽娟,宋红平,廖建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3(04).

[3] 侯雅芹.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森林病虫害对策分析
浅议宁夏吴忠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10:57:01
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10:40:00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8:00:29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试论电力继电保护运行及可靠性问题
广东高乐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23:48
如何有效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
现代园艺(2016年1期)2016-02-23 19: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