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切除术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临床意义分析

2014-04-25 09:27:11付亚峰,谢先荣,龙朝庆
关键词:扁桃体头孢预防性

扁桃体切除术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临床意义分析

付亚峰1谢先荣1龙朝庆1冯肖连1

目的探讨扁桃体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意义,以指导抗生素合理应用。方法收集慢性扁桃体炎354例,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112例,围手术期不用任何抗生素;B组122例,术前30min及术后静脉滴注头孢拉定3.0g;C组120例,术前30min及术后静脉滴注头孢孟多酯1.5g。比较各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疼痛程度及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术后疼痛程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手术创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扁桃体切除术围手术期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无临床意义。

扁桃体切除术;围手术期;抗生素

关于扁桃体切除术围手术期是否有必要给予常规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呢?有些文献建议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5~7天[1],另一些文献未提及是否常规性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只是提到术后如发生明确感染后,应及时采用抗生素治疗[1-3]。可见目前对于这个问题尚无肯定结论,为此我科对354例扁桃体切除术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1月在我科因慢性扁桃体炎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354例,其中男性232例,女性122例,年龄8~58岁,平均26.5岁,病程5个月~20年;符合慢性扁桃体炎诊断标准及手术指征[1]。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插管全麻行扁桃体剥离术。A组手术期不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B组术前30min静脉滴注头孢拉定3.0g(儿童按20mg·kg-1·次-1),术后6小时内再次静脉滴注同等剂量;C组术前30min静脉滴注头孢孟多酯1.5g(儿童按20mg·kg-1·次-1),术后6小时内再次静脉滴注同等剂量。

3 术后疼痛程度及感染评定标准

3.1 术后疼痛程度评定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定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对患者于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进行疼痛评分和分级。无痛:0分(无任何疼痛);轻度疼痛:1~3分(咽痛较轻,对进食及讲话影响不大,患者能忍受,不影响睡眠);中度疼痛:4~6分(疼痛明显,对进食讲话影响较明显,影响睡眠,但尚能忍受,不需镇痛剂);重度疼痛:7~10分(疼痛明显,对进食、讲话影响明显,不能入眠或睡眠中痛醒,需用镇痛剂)。

3.2 术后感染评定标准

①术后3天起体温突然升高或术后体温一直持续38.5℃以上。②术后持续性咽痛不缓解或咽痛进行性加重。③术后腭弓肿胀,创面白膜不生长或白膜生长不均及污秽。④下颌淋巴结肿大压痛。具备第1条与后三条中任意一条,均可诊断为手术创面感染。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检验水准。

结果

1 三组患者术后第1、2、3天疼痛程度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三组患者术后手术创面感染情况,A组发生感染5例(4.46%),B组发生感染6例(4.92%),C组感染4例(3.33%),三组感染率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三组术后第1、2、3天术后疼痛程度的比较(n,%)

表2 术后3组手术创面感染率比较(n,%)

讨论

外科手术预防术后感染的措施中,除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精细操作、缩短手术时间等因素外,合理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也是个重要措施,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必须用在细菌入侵机体以前,并使其在血液及组织内达到有效杀菌浓度,才能达到有效降低手术区的术后感染的目的。但抗生素预防性应用不当,不但可导致耐药菌株,还可造成医院内感染,对手术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对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5]。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以手术切除扁桃体为主,但目前关于扁桃体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否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尚不肯定,对此,我们通过比较扁桃体术后疼痛程度及手创面感染率进行了临床研究。由于咽部常见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其主要对第1代、第2代头孢菌素敏感,因此在头孢1代中以头孢拉定为代表药,头孢二代中以头孢孟多酯为代表药。

本研究结果表明,扁桃体切除术围手术期不论是否预防性的采用抗生素,也不论采用头孢1代或2代,三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疼痛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这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全部患者均采用插管全麻手术,无需患者配合,视野暴露清楚,有助于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并减少操作对软腭等临近组织的牵拉刺激;②术中出血时,可便捷的采取缝扎或双极电凝止血,进一步减少对临近组织的刺激,减轻术后软腭等周围组织的水肿及充血,从而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故我们认为扁桃体切除术术后疼痛程度与是否预防性采用抗生素很可能无关。从术后各组患者感染方面看:A组术后发生感染5例,感染率为4.46%;B组发生感染6例,感染率为4.92%;C组感染4例,感染率为3.33%;三组感染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其主要原因可能系术后创面引流良好,加之口腔分泌物中有溶菌酶等抗菌物质。从统计结果来看,相对于A组而言,B组、C组并不能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也不能有效降低术后创面感染率,因而我们认为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感染发生与是否预防性采用抗生素很可能无关。即使术后个别病例发生感染,及时采用有效的抗感染治疗,也能顺利控制感染。故而我们认为扁桃体切除术围手术期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无临床意义,取消术前、术后抗生素使用,且有助于减少细菌耐药机率。

1 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1-143.

2 袁俊苍,卢永田,樊忠.实用耳鼻咽喉科手术彩色图普[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272-273.

3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67-375.

4 魏淑英.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调查和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5,11(12):726-727.

5 马越.合理利用抗生素资源,遏制细菌耐药性蔓延[J].中国药房,2011,22(26):2401-2403.

(收稿:2014-03-21)

10.3969/j.issn.1007-4856.2014.06.020

1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528415)

付亚峰,主治医师.Email:yafeng216249@126.com

猜你喜欢
扁桃体头孢预防性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起吃能致命 这是真的吗
乐活老年(2016年10期)2016-02-28 09:30:32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22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26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