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
摘要:班组是企业的最低一级管理机构和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企业要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从班组抓起,激活企业细胞,企业才有旺盛的生命力。班组管理是班组建设的基石,班组建设离不开班组管理,"以人为本"落实在班组建设中,"科学管理"体现在班组管理上。更多还原
关键词:企业;班组建设;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F27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班组就是一个家庭,领导就是家庭的家长,成员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孩子。家庭的经营需要处理好家长与孩子,孩子与孩子间的关系问题。家长了解孩子,知道孩子喜好,能为孩子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条件和氛围,更多的鼓励孩子,不过分的束缚其多方面发展,这样孩子才能更快乐地成长、快速地成材,从而取得更多的成功来回报家长。家庭的经营需要更大效率的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而班组的建设也一样,要以人为本。然而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我认为或许以下几点能够给出一些答案。
班组领导要了解员工需要的是什么,为员工创造这方面的条件,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古语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对方,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而只有更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更好的理解对方的想法,这样做起工作来才能事半功倍。班组里的成员年龄不同、性格不同、生活和工作压力不同,所以各自的需要和目标也不同,掌握不同成员的需要和期望,进而为大家创造出各异的有利条件,势必能提高成员的积极性,而帮助班组取得更大的成果。
(二)班组里要按照每个成员的特点,发挥各自的所长,衡量标准应该差异化。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这是古时候的一个典故,表达的就是单体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何更大限度的发挥出优点、特长对于成员的工作效果和班组最终目标的实现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团队中,每个人的优点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那么这个团队就能体现出最强的战斗力。如果都用同样的标准衡量和考核一个人,那么势必造成有些人无法发挥出个人特长,而疲于去应付自己不擅长的方面,导致事倍功半。我认为要打造一个战斗力极强的团队,未必要求每个人都是多面手,只要分工明确,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所长,团队的优势就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团队都希望内部成员能够多方面发展,但这个愿望的实现应该是从鼓励、倡导做起,起决定性作用的我认为是一个人追求进步、提高自己的积极性。他想提高,不用给他制定过多要求,他都会想方设法多方面地去学习、总结,以求尽快的完善自己,更好地适应工程需要。反之,他没有提高自己的概念,每天随遇而安,再怎么强迫、要求也是收效甚微。当然,考虑的个人有时的奴性特点,适当的考核激励机制是必要的。
班组里规章制度的建立要适度,达到不影响成员工作情绪、不束缚大家各自发挥的目的
当一个团队只有一个规章制度时,每个人都读得很仔细,记得很牢固;当有两个规章制度时,大家也能研读并熟记;当制度越来越多时,普遍的现象是看过一遍当时记得,过后就又忘了,等到用时再去到众多的规章制度中查找。所以我个人认为班组、团队的建设需要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但是过犹不及,要把握好一个适度的原则,取精华去糟粕。或者尽量多个制度合成一个,减少数量。因为过多的规章个别时候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情绪,束缚个人积极性的发挥。此外,制度、条例多了以后,应该有人定期组织大家学习、指导解读。国家出台很多法律法规,每个人都不能否认它们的重要性,但是能把这些法律法规都记住的恐怕没几个人,那么律师这个职业就发挥出他的解读、指导作用了。针对一个部门,在部门层面应该有一个这方面的专家来负责为全部门员工进行规章制度的解答;在各个室,定期借助例会的机会可以增设规章制度宣讲的环节,每次帮大家回顾2~3个以往的制度,以便让大家加深印象。制度建立就要起到指导性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都被遗忘在某个角落,那也就失去了它出台的意义。所以通过控制、合并、淘汰旧制度等方式合理制定和控制规章制度数量,并通过有效的方式让成员了解、掌握每个制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班组需要积极向上、赶争上游的工作氛围,而不是消极怠慢不利因素
班组应该通过多方面努力在组内创造积极向上、赶争上游的工作氛围。让每一个在组内工作的成员有一个明确工作的目标,努力地方向,并积极地通过自己的努力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发展。这个氛围的建立需要班组人性化的管理,想大家所想,及大家所及,能够切实的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配备公平公正的考核激励机制和针对每一位成员制定的发展规划体系。
班组最忌讳的是氛围不好,成员散漫,毫无斗志,不比好而比谁更差。这样的团队终究会被淘汰。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杜绝不良氛围的出现。
班组需要温馨、互助的生活气息而不是少言寡语、视若路人的尴尬景象。
班组建设需要和谐。这种和谐不仅是工作层面上,同样适用于工作间之余。本身班组成员工作的压力就很大,工作间歇大家应该多聊聊天,找到开心娱乐的点,一起沟通、放松。通过这个方式增加班组的温馨气氛,促进大家互相关心、互助帮助,实现团队的和谐,避免大家变得少言寡语,消除擦肩而过、视作路人的现象。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班组领导花精力去思考如何做。一个小建议,记录所有班组成员的生日,指定专人到某个人生日那天送上一个生日卡和一个小蛋糕,大家一起用一句“生日快乐”祝福一下。这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成员间相处融洽,工作之余大家经常找一些话题和笑点交流,释放工作压力,增进同事间的友情,这样的氛围必将鼓舞个人的工作热情。
班组的发展、提高需要成员不断主动的总结、改进,而不是被动地应付工作。
一个班组的发展是通过每个人的发展、提高来实现的,而个人的进步善需要不断的经验积累、总结、改进。这种进步的实现有两个途径。第一,个人自己的努力;第二与他人交流,互相学习。工程中遇到的事记录下来,自己去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在考虑已经出现的问题如何处理,最后下次怎么避免这样问题的出现。自己都有了答案后再去问问别人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况,对方怎么处理的。熟话说“不比不知道”,多方面了解后,或许就会发现更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达到了有效提高自己水平的目的。相反组内成员每天只知道应付交给自己的工作,从不主动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有提高,不会给班组的发展贡献出力量,反而可能成为负担,影响到他人。
班组需要对成员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包容,而不是过分的批评与冷落
每做一件事都有要达到的目的,同样达到一个目的,不同的方式方法效果截然不同。对成员的管理应该注重情商。我认为班组应该给成员更多鼓励和包容而不是过分的批评和冷落。每个人都会犯错,都需要给自己一个改正的机会,这时班组需要充分体现它的包容和宽大的胸怀。我始终认为,成员做错事或未达到目标,班组以鼓励的方式激励他以后努力改进提高远比以批评、惩罚的方式更让人信服、更有效果。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要充分考虑成员的感情因素。重奖轻罚、多奖少罚始终是我坚信的管理准则。
结束语
班组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需要每个成员发挥出自己最大优势的那一面。在班组发展的过程中,借助班组内和谐、温馨的土壤和空气,成员逐步长才。两者是互促互进的。而在这一切的过程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所以以人为本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