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2014-04-21 00:36:00陈传熙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泵送建筑物建筑施工

陈传熙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高层建筑不断涌现。本文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特点、施工技术要点以及如何加强高层建筑技术施工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以后的施工有所帮助。

【关键字】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要点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居住环境,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控制可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施工方的经济效益。基于此,笔者选择了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特点

1.高空作业较多

高层建筑一般都层数较多,因此比较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运输的建材数目、机械设备等就比较多。对于高层建筑的运输问题而言,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处理,还要考虑运输过程的复杂程度和安全性问题等。除此之外,高层建筑具有系统性强、专业性强、复杂度高等特点,因此在高空作业施工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人员安全的问题,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和保护措施,对于水电和信息通讯的问题也要考虑在内,防止意外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和行人的安全。

2.地基开挖较深

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地基开挖、埋置比较深。一般在地基开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要保证地基埋深不小于建筑物自身的高度,这也是从安全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物的埋深一般在地面的5米以下。如果建筑物很高,那么埋深就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相应的加大。由于建筑施工中地基性质的不同,导致了地基的处理也十分复杂,尤其时对于一些软土地基的处理,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科学的方案对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对建筑的工程造价和施工进度都有一定的影响。

工程量较大

高层建筑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很大,工程中涉及的专业、施工人员、施工单位较多,如果合理的统筹也是一个重点难点。对于一些复查程度高的大型建筑而言,存在一边设计、一边施工的现象,这样对各个部门和工种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如果不能做好协调一致,将会拖延工期,影响质量。

施工周期长

施工周期长是高层建筑物施工的另一个特点。正如上文所述高层建筑施工工程量较大导致了其施工周期长,如果不能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把控,做好各个环节的衔接工作,就会降低施工效率,拖延施工工期。所以说,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设计结构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建筑施工作业水平。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在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过程之中,主要有土方的开挖、基坑排水和支护以及基础的混凝土浇筑等工作。由于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的密集区域,施工场地比较的狭小,因而在高层建筑物的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对邻近建筑物和周边的市政设施进行保护。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物的基础工程在施工过程之中的稳定性,防止基础的侧滑,在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时,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来解决基坑降水、边坡支护、基础混凝土的浇筑等过程对于周边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1.高层建筑的钻孔桩基技术 基础是整个高层建筑中相当重要的环节,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钻孔桩基技术凭借其桩基承载力大、相邻干扰小、占地面积小等方面的优势逐渐脱颖而出,被广泛应用到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中。从细节上来讲,钻孔桩的施工工程种类比较多,内容涵盖也比较广泛,包括数据测量、机械操作、混凝土灌注和钢筋加工等都在其囊括的范围之内,正因为如此,钻孔桩基受到的制约因素也相对比较多,一旦某一道工序出现差池,就会导致钻孔桩基的成桩达不到工程的设计强度和标准要求,出现钢筋笼上浮、孔底沉渣偏多、桩位偏差过大、夹泥、断桩、桩体混凝土离析等质量问题。并且钻孔桩基技术属于隐蔽工程,一旦出现问题,后期的补救工作开展难度很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施工准备,控制测量的准确性,抓好成孔、清孔、钢筋笼和混凝土灌注等环节,在保证每个环节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做好技术上的支持,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2.高层建筑预制模板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工序中,标准层建筑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具有重复建设性。与此同时,竖向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能够对建筑物的质量结构和进度工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高层建筑的竖向结构主要是核心简体、剪力墙、框架柱、框架梁,这些构件可以采用滑模法或爬模法施工。滑模法和爬模法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在智能化时代来临的今天,机械化取代人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建筑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模板只需要一次组装,然后通过机械进行提升,重复利用形成循环模式,这种方法在根本上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其次,在结构方面具有整体性好的优势。在滑膜和爬膜的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分层浇筑,且具有连续性,因此不易在个层间形成施工缝。最后就是施工速度比较快。模板组装一次性完成,减少了模板装拆等复杂繁琐的工序。

3.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泵送技术 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强度高,体量大,国内均为泵送混凝土。为保证浇筑功效,不仅要求泵送混凝土具有恰当的配合比, 还必须使用相当数量的混凝土泵机和布料机。泵送流程为:现场布置混凝土泵机→配备混凝土输送直管和弯管→固定输送管→泵送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泵送混凝土。国内的高泵程混凝土主要采用了掺粉煤灰和化学外加剂的“双掺技术”。它综合反映了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掺合料技术、配合比设计技术、泵送设备、泵管布置铺设技术和泵车操作技术,使混凝土泵送高度一次又一次被突破。在20 世纪末开始采用一泵到顶的方法将混凝土泵送到高空浇筑地点。

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对策

不断推广新技术 要想真正提高建筑施工技术水平,还需要新技术的支持。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建筑技术经验,总结、改正自身不足,对于优质的技术进行推广学习。而技术的实践又需要理论支持指导,因此,我们也要不断结合外国先进、成熟的建筑理论,总结完善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理论。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创新的推广,利用这些新技术促进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发展。 2.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 技术人才是实现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只有人才队伍完善,才能促进技术的革新。注重技术人员的培养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专业培训,加强相关人才的继续教育,利用多种手段支持、鼓励人才的再学习,不断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也应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工程建设,只有有理论作为支撑的实践活动,才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3.结合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建筑施工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积极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工程的规划、工程进度的模拟、工程成本的核算等,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还能大大节约工程施工时间,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同时,技术人员还能利用科技手段对各种技术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判断,以保证工程的可行性,从而促进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发展。

对施工工序进行科学设计

在工程建筑的施工初始阶段,对高层建筑施工进行全面科学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工程造价的根本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建筑质量的优劣。所以,在建设施工之前,要对即将投入建设的高层建筑进行彻底全面的功能质量分析,从实际出发,充分参考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天气因素等具体情况,与客观事实相结合,对施工工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做好前期的施工准备工作,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规划,并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土建施工的质量。 5.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 要想保障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就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监管。相关负责人在施工之前,应该针对施工图设计中的不同要求制定出不同级别的建材配置方案,并交给相关机构做级配试验以测试建材是否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层层把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将建材进行严格比例的配比,以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6.对形变进行严格监控 建筑裂缝一直是建筑学上难以避免的问题,高层建筑由于自身高度高,建造结构复杂多变,整体建筑受力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建筑裂缝出现的几率相较于多层建筑来说更大。在土建施工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建筑裂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对新出现的裂缝进行及时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并针对出现裂缝处的建材配比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五、结束语

结合本文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论述可知,影响高层建筑施工的因素很多,要想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就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保证建材质量,提高施工人员水平,对施工工艺科学合理设计,对施工中的形变问题严格监控,使用先进的技术,以此来保证施工,为建设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郑建国,潘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 经营管理者. 2010(08)

[2] 蒋学勤.也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J]. 价值工程. 2010(24)

[3] 刘文珺.导轨式爬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铁道标准设计. 2009(04)

[4] 王争.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J]. 现代装饰(理论). 2011(02)

猜你喜欢
泵送建筑物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与预算(2020年5期)2020-06-15 08:13:06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与预算(2020年4期)2020-06-05 06:09:44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与预算(2020年2期)2020-04-16 03:19:44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火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