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波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伴随着城市工程的不断发展,而岩土工程是工程项目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岩土工程的质量需要得到高度重视,而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成为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就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岩土工程 勘察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工程项目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岩土工程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一般而言,我国工程项目所遵循的程序是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由此可见,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在整个岩土工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它不仅对业主的投资决策和工程造价有着重要影响,还将是整个工程质量的保证。然而目前,一些岩土工程对于勘察的重要性理解不透彻,并且勘察市场比较混乱,导致工程勘察质量得不到保证,从而由于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不重视,造成不安全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工程的发展带了严重威胁与阻碍。因此,加强岩土工程勘察项目质量控制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岩土工程及其勘察的概述
1、岩土工程的特点
岩土工程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具体包括岩土的不均匀性、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和测试方法的多样性、土的孔隙性、岩石的裂隙性、岩土工程的不严密性、不完善性和不成熟性。岩土工程的特点也就要求岩土工程勘察的细致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
2、岩土工程勘察的概念
岩土工程勘察,即就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勘察对象主体主要包括房屋楼宇、工业厂房、学校楼舍、医院建筑、市政工程、管线及架空线路、岸边工程、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等。
3、岩土工程勘察的具体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包括: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一般可分预可行性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勘察、施工勘察等。
二、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岩土勘察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岩土勘察体制仍然不够健全,岩土勘察与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基本不挂钩,再加上目前工程项目的分工越来越细,导致岩土勘察工作的范围变得越来越窄,勘察的技术越没有相应的提高,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市场对勘察单位的准入也没有严格监督。很多没有勘察资质的单位还是流入市场,严重影响了勘察行业的专业性与可靠性。并且,市场对勘察的工作的约束不足。很多勘察单位为了求得一时之利,不依据实际勘察的结果,伪造图章,不如实报告勘察结果。市场还没有勘察人员资格认定的体制,很多勘察人员缺乏相关的勘察技术,勘察单位又没有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这些没有勘察技术的人员勘察的结果往往是没有质量保证的,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2、岩土工程勘察野外监理制度缺乏
目前,在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作业中,监理制度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如果仅仅通过施工人员的经验,无法真正提高勘察效率和勘察水平。由于当前的市场客观规律要求勘探施工人员必须提供更为优质低价的产品,如果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监理制度作为支持,那么依靠制度上的漏洞获取经济收益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与此同时,由于行业内部的整体监督管理力度不足,为这种行为的滋生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和温床,甚至成为了行业内部的潜规则,只有按照这种规则去进行勘探施工,才能够在市场中顺利的生存下去。
3、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
目前,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通常是以大量农民工搭配少量的专业技术工人,而这些勘察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综合素养以及专业知识、安全意识都存在非常严重的不足之处,难以保证勘察质量。同时,勘察单位作为一个以岩土工程师为主体的生产实体,虽然对于技术人员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对于现场勘察施工人员的队伍建设工作显然没有给予应用的肯定。实际上,岩土工程勘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但是这并不是说能够吃苦耐劳就能胜任这份工作,尤其是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在这一岗位上是无法真正意义上的起到作用的。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施工人员为了干工程进度,往往采取一些不符合操作规范的方式进行钻探取样,由于垂直度偏差明显,导致孔深误差巨大。同时,随意挪动孔位,导致部分本应该受到重点关注的建筑部位缺失勘探孔。钻进回次进尺过大,往往3米甚至更长进尺才提一次钻,地层划分不准确,漏掉特殊地层,如砂层透镜体、软弱夹层等,不能正确查明场地岩土地质条件。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
5、岩土勘察技术不到位
由于市场不严格控制勘察单位的准入,很多市场上的勘察单位缺乏相应的勘察设备,也没有配备足够的勘察技术人员,因此很多岩土勘察单位的勘察资质很低,没有与市场发展相对应的勘察技术水平,没有引进先进的勘察技术加以运用。落后的勘察水平带来的是勘察结果的不准确,项目现场的施工与勘察结果相悖,这就导致勘察单位的发展出现停滞现象。
三、加强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岩土勘察体系
不断健全岩土勘察体系是保证岩土勘察质量的前提。首先严格监控市场对勘察单位的准入,设立勘察技术资格认定的部门,凭证上岗,使岩土勘察的人员专业化,以保证岩土勘察的质量。岩土勘察单位定期培训勘察人员的勘察技术,严格处理培训不合格的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将周边地区地质的考察作为岩土勘察的内容,与工程项目的其他工作相结合,共同为项目的施工进行服务。单位应明确岩土勘察的重要性,在项目施工的任意阶段,都应时刻保持岩土的勘察工作,以及时应对施工时遇到的突发事件。
2、制定岩土工程勘察野外施工监理制度
构建符合国家标准的监理制度,是保证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勘察单位要根据任务要求、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地方标准编制岩土工程勘察大纲,明确勘察监理单位的勘察监理资格。对于勘察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要进行相应的检查,真正意义上的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逐步提高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
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岩土工程的勘察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勘察单位,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两支以上的优秀勘察施工队伍,提高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对施工的整体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还要构建相应的奖惩制度体系,为勘察施工队伍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同时还要提高勘察人员的质量意识,从而为勘查工作的质量提供思想保证。
4、切实提高岩土勘察的技术水平
首先要及时引进先进的勘察技术手段,及时更新勘察设备,对老旧的勘察设备进行及时的校正。其次要对勘察人员采取定期培训模式,培养勘察人员的勘察操作、勘察技术,及责任心。高素质的岩土勘察人员、先进的勘察设备、先进的勘察技术,才能保证勘察工作的质量,从而促进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
5、加强勘察报告的编写
勘察报告的编写必须要高度重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质量,做到内容齐全,数据充足,重点突出,其编写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在报告编制过程中要保证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要重视现场编录、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检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证,文字报告和有关图表应按合理的程序编制,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与施工进度,我们必须要认真做好其控制工作。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勘察体系,不断提高勘察技术,培养优秀合格的勘察队伍,并且要通过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来增加勘查工作的专业性,从而更好地控制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促进岩土工程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建华. 进一步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对策探讨[J]. 西部探矿工程,2009,11:3-5.
[2]刘健,戴正虎,曹曜,贾兴安.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有关问题及对策[J]. 四川地质学报,2010,02:212-214.
[3]庞韶伟.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相关问题与对策[J]. 中华建设,2011,1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