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电技术现代化指导意见

2014-04-21 00:36:00吴大燕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村

吴大燕

摘 要: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农村应改革电力体制,积极开展农村水电现代化建设,使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能够大大提升。

关键词:农村;水电技术;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一、农村水利现代化的含义和特征 我国现阶段农村水利现代化指的是在农田水利、农村供水、防洪体系建设管理等方面,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市场经济规律为指导,采取先进的技术、新型的设备、科学的管理理念,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化服务功能。 农村水利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其具体内容和客观标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会不断提高。中国古代的农村水利,防洪、农业灌溉最为重要。历史上,治水的首要任务是抵御水旱灾害;建国之后,抵御水旱灾害仍然是农村水利工作的主体内容;到了现代,中国的农村水利工作包含的内容已经非常丰富,除了防洪和灌溉,还包含了水利发电、除涝治碱、水土保持、城镇供水、人畜饮水等内容。

二、农村水电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水利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业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起到了积极性作用。但由于我国目前国情仍是一个农业大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其现代化步伐会在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情况下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点。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我国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都是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中小河流、灌道、水库和供水工程等建设标准、灌溉排水功能较低,且已老化失修严重,遇到旱涝灾害不能发挥作用。水土流失、工业废水都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破坏,农田表层肥水受污染严重,农村居民给排水设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近几年来旱涝灾害频繁袭击,灌溉技术落后,农田防洪、灌排体系不完善,远不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造成农产品产量下降。(2)农村水利管理体制不健全。(3)农村水环境恶化趋势加剧。

二、农村水电技术现代化指导意见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越发增加。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真正地被提上日程并付诸实施。为全面贯穿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加强农田水利现代建设,搞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任务十分艰巨。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依据地方水电管理条例,切实加强对农村水电工作的领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行政府引导、行业管理、市场运作,使农村水电事业健康发展。

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加强农村水电建设管理

严格农村水电站核准、审批程序。装机容量在2000kW以上(不含2000kW)的农村水电站项目,在核准后还必须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可研和初步设计审查。其余农村水电站项目建设由各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审批程序进行审批。

降低农村水电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农村水电站应保证最小生态流量,符合当地群众生态用水需求。运用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对运行期水量合理进行调度,确保河流间歇性地连续流动。如果发电要求剧增,应逐渐增加水量,减缓发电前干燥地区的洪水泛滥,让野生动物有足够的逃生时间。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水资源论证和环境评估、水土保持,科学合理开发,强化生态保护。

(四)加强水能资源统一管理,建立科学有序的农村水电建设市场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水能管理。根据《水法》、《防洪法》、《可再生能源法》等赋予水行政部门水资源综合管理职责,对水能资源规划、开发管理权限、出让和转让开发权、水电项目审批和建设管理,违规项目清查处理和年检检查等水能管理的各环节做出明确规定,明确水能开发利用的管理权限,对规范水能开发利用管理、保护生态环境,预防“跑马圈河”,完善市场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集中力量,开发新的电源点。组建工作组,集中整合力量,制定优惠政策,开辟供电线路,加强招商引资,大力开发新的电源点。

(五)配电自动化

1、积极开展配电自动化的试点,以点带面进行推广。要依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负荷类型及其可靠性的需求,因地制宜的选择配电自动化方案及其设备类型。对于功能为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DA)、自动绘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及其远程抄表系统等要优先考虑。

2、应注意在先期开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选择开放性较好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系统,在设计的时候要坚持标准性、开放性、集成性、可扩充性等原则。设备应该尽可能选用模块化设计产品符合足接口标准化的需求,方便功能扩展和升级。

3、配电自动化主站设计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执行,具备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扩展性、开放性、容错性,与电力系统实时性的要求相符,原则上应与调度自动化系统一体化设计,并与管理信息系统接口,各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应遵循统一的接口规范,从而实现信息源头唯一、资源共用、信息共享、图形数据同步更新。调度自动化系统还没有建设,不能够提前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

4、逐渐开展远程抄表的试点工作,在实用化水平具备后后逐步推广。应统筹考虑远程抄表系统的通信通道与电网通信系统建设,尽可能实现通道共享,并对发展的需要适度考虑。

(六)电力通信系统

1、通信系统建设需要符合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需求,并留有适当的余量以符合电力通信新业务的拓展。

2、通信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先进性、开放性、安全性、可扩性、实用性原则。系统应采用主流技术和成熟的产品,并适当超前。网络和设备应支持标准的接口,选择广泛应用的标准协议,可以和其它有关系统进行互联。系统关键环节都应该冗余备份。通信设备及电源的可靠性要高。要可以支持系统平滑升级,并确保在网络扩展过程中,不会影响业务。系统操作起来简单,方便维护和管理。在符合业务需求的基础上,使其性能、价格比实现最优化。

3、光纤通信在骨干网络中应优先采用;分支通信网络主要宜采用电力线载波技术;依据地形特征,在性能价格良好的情况下,最好选用无线扩频设备、电话通道以备用。

4、通信网中网络交换、传输、接入网接口等都应该与国标、ITU-T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相符。

5、应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措施在通信网络建设中,符合《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的需求。

(七)推广先进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

1、对新建的农村水电项目要求采用微机化管理和微机保护。在项目审查阶段严格把关,按照《农村水电技术现代化指导意见》有关规定按照无人值班(少人职守)的原则进行设计和建设。

2、对运行多年的农村水电站在设备改造的同时,结合电站实际情况进行现代化管理改造。按照《农村水电技术现代化指导意见》要求,进行全面现代化改造,实现微机化管理和微机保护,达到“四遥”功能,使老厂旧貌换新颜。电站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为带动电站现代化改造工程树立榜样。使电站能够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设计目的。为提高职工微机操作水平,可添置微机,为职工提供学习场所,请来老师进行讲课,并为职工提供微机进行学习。减员增效迫使运行人员们掀起自学微机基本知识的热潮,争取尽快掌握微机操作知识,为今后竞争上岗打好基础。

结语

通过农村水电现代化改造,将进一步促使农村水电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为农村水电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1]田中兴. 在全国农村水电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3,08:10-12+9.

[2]田中兴. 发展农村水电 促进和改善民生[J].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1,Z1:1-4.

[3]田中兴. 抓机遇 求发展 实现农村水电新跨越[J].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2,Z1:1-3.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边疆治理现代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48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中国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 01:04:28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中国新现代化论
赞农村“五老”
中国火炬(2011年5期)2011-07-25 10: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