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念 任小凤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如何进行质量管理是项目经理最为关心的事情。文章就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形势的深化,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扩大了施工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数量、成本与质量的矛盾愈显突出。
一、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
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生产目标就是既好义快且省和安全地完成承建的公路工程项目。这就要求科学地组织施工,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围绕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物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增加投资效果。因此,要针对每个工程项目的条件和特点来确定具体的质量管理目标,考虑高而可攀的目标,研究有实效的对策,落实目标责任单位和关联单位,明确可以计量检查的考核办法。
二、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一) 施工总平面管理。施工总平面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使用场地,保证现场交通道路、排水系统通畅,以便组织高效率的文明施工。临时仓库和露天料场的合理布置、吊装机械的最短运行路线、脚手架和垂直运输方案的优选等,也都属于现场总平面管理的范围。做好现场总平面管理工作,有助于改善施工条件,防止大宗材料的散失或变质,促进工序间的紧密衔接和提供良好、安全的工作面,从而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
施工现场总平面质量管理不只是静止的场地设施布置,而要随着工程进度进行经常性的管理和必要的调整、补充。检查现场的照明、动力、给水、排水系统以保证正常的作业条件、妥善安排季节性防暑降温和防冻保温以及应付风雷雨雾洪涝灾害的措施。
(二) 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进度管理的特点是对劳动力、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时间、劳动地点、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等生产要素,都要进行科学分析,并纳入动态平衡的轨道。为此,抓进度,不仅要搞好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目标管理和各生产环节的调整平衡,还要搞好同企业外部各协作单位的协同配合。工程的总承包单位更要加强总、分包之间的工作质量责任,确保各自承担的分项工程按照施工总进度计划要求,按质按量按期地顺利到达预定施工部位,实现预期进度。
(三) 现场生产调度管理。搞好现场的生产调度管理,要建立调度机构、完善调度网络、健全调度制度,配备懂得全面质量管理的调度人员,善于抓重点环节、抓关键工序、抓主要矛盾,既能从形象进度了解工程总体和分部项工程的施工动态,又能从存在问题分析研究掌握施工动向,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调度工作的预见性、计划性,以便较好地解决各类问题。
三、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工路工程在建设步骤上几乎是一致的 ,如果具体细分下来,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差别。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不能一概而论,要适当调整工程质量管理的策略,要有灵活性。水泥施工的要求在不同季节里是不同的,对应的质量管理就要及时做出调整。
(二)多年来,公路施工部门虽然做了很多的工程建设,但是对整体上工程质量意识还是非常淡薄。对于一个工程的质量来说,并不是是几个领导或管理人员的责任,而是要所有参与者一起努力的,也是不是一两次就能够达到的,它是个反复的过程,需要上下级之间更好地合作,上级要多强调,下级要多反馈,在良好地沟流与监督管理下,强化整体的意识,形成良好风气。很多施工单位把工程质量、效益的关系理解错误,认为过度在乎工程质量会影响工期,削减经济效益。其实样的思想是荒谬的 ,评价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工程效益是相互辅助的。工程质量好了,工程建设就可以顺利完工,可以减少返工的概率,整个工程进度也跟着增强了。工程质量的好坏,对施工单位来说是无形的效益,它将会直接体现在社会反响上。
(三)每一个施工单位都有自己的一套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可是这些措施多少存在问题,都没有形成相应的体系,管理效果不尽人意,整体的一个管理效果不佳。这说明管理的措施涉及的范围不够全面,执行的力度还有待提高。
四、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一)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健,并且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为此,要加强三个层次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即政府监督,项目(施工)监理和企业自检。要在建立公路监理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并概括为:(1)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关系,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或协议,构成承发包的关系;(2)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通过监理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职责、权限和经济关系;(3)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也没有任何经济关系,而仅仅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
(二)明确技术标准、强化标准工作
(1)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文件资料,统一印发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人人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现代工程建设要注意技术美学,强调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统筹考虑。
(3)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在开工前送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
(三)强化检测手段,做好计量工作
计量检测工作的加强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为强化检测手段,要求各地、市公路部门和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实验室,配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省公路局对各地、市拨发专款配置仪具。
(四)重视质量信息,用数据指导施工
项目建设在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指挥部) 将各种原始记录表、检验记录表、测试报告表及统计表格等发至施工单位,并规定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 定期报送各种资料。通过检验测试人员提供的资料,及时掌握现场随时发生的质量情报和数据,以便及时分析质量动态,采取应急措施。
(五)重视技术培训,加强质量教育
各级领导要尊重科学,支持技术人员的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技术培训班,如江西省公路局2008年9 月为江西省各地、市举办一期公路工程试验培训班。还利用施工现场举办工程质量研讨会,总结交流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要加强工程技术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
(六)实行质量否决
实行质量否决,是贯彻执行质量法规的有效手段。建筑施工企业近年来;内部普遍推行了承包经济责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按照有关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不能达到承包合同或协议中的质量指标时,采取各种质量否决办法,与承包人经济利益挂钩,扣减其应得的一部分工资或奖金,制约其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行为,对减少或消除质量问题是有效的。但实行质量否决还是消极的防御性措施,理想的办法是优质优价和优质重奖,然而由于工程造价在合同内已按合格要求一次包死,优质工程的价格浮动政策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七)严格质量检验
(1)明确质量检脸标准、内客和手段。检验标准包括主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验内容主要是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
(2)检验的组织形式。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专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竣工交验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
(3)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苛地进行妥善管理。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工作,纠正过去偏重事后把关,管结果不管中间检查的习惯。
结语
为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工作。公路工程线长面广,有些工程施工季节性强,施工队伍的条件和素质要求还不相适应,工程监理工作起步晚,缺乏成熟经验,检测手段还不先进,都有待于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去探索,逐步加强完善质量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海江. 浅析如何做好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工作[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176.
[2]王平.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J]. 民营科技,2014,0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