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与对策的调研报告——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

2014-04-17 16:20:40潘波
教育科学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九龙坡区科普辅导员

●潘波

一、近五年来九龙坡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概况

(一)主要成绩

1.修建场馆,搭建平台;设立机构,规范管理

2009 年3 月-4 月,相继成立九龙坡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以下简称区青辅会)、九龙坡区青少年体育艺术科技活动中心(以下简称区艺体中心)两个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机构。 在区教委、区科协、区科委等部门的领导下,对全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实施组织、策划、管理与领导职能。

2.促进兴趣小组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培训

通过促进学校建设将特色与传统有机结合的科技兴趣小组,重点建设师生创造发明组、科技制作组、师生科学论文组、科技实践活动组等科技兴趣小组,加强了各学校师生科技骨干队伍的建设。通过组织区科技辅导员创造发明、科技论文、科技模型制作等科技培训,组织参与全国、市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开展全区科学教师专业技能考核等方式, 做好科学课教师、科技辅导员培训及学校科技教育活动培训、指导工作,2007—2012 年先后举办了6 次大规模培训,近500 名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教师参加培训。

3.优化教育课程设置,拓展教育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从小学至高中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坚持每周开设3 课时综合实践课,在学科课程中广泛渗透科技教育意识,广开科技教育途径。小学:以科学学科为龙头,运用新课程中富有时代气息、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与培养。初中:深入开展“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感受信息技术的巨大价值,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纵能力。 高中:全面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职高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4.开展科教宣传与竞赛活动

由区青辅会牵头组建了有8 名科技辅导员组成的科技报告团,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科技活动指导和科技讲座10 次,为多所学校数千名学生做科技讲座和指导科技活动。

2007-2012 年,在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重庆市联赛、中小学“科技之星”创新大赛等各种科技赛事中,我区累计获得市级奖项439 项,国家级奖项23 项。其中,最能体现学生创新水平的创造发明和科学研究论文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上涨, 反映出我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正在稳步提升。 在学生和科技辅导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我区还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缺乏专门管理机构

目前,我区在区教师进修学院设有区艺体中心、区青辅会两个负责科技活动的组织, 但属于一个班子两块牌子,且管理人员都是兼职,没有一个专门负责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机构,更没有专门人员、专门办公地点和专项经费,难以对全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并有效开展科技活动。科技工作的开展均是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进行, 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工作的计划性不强。

2.缺乏科普教育基地

迄今,我区仅有一个科技活动中心,且因刚建好,还有待完善和逐步发挥作用。青少年科技活动基地明显不足,也没有中小学生的科技作品进行展示、参观和交流的平台,制约着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和科普教育的全面进行。

3.缺乏科普专项资金

目前,我区一直没有科技教育专项资金,开展科技工作和活动都是各部门筹集资金,才得以基本维持。 在培养科技骨干教师、科技后备人才、开展科技项目培训、增添科技教育设施设备等方面也存在资金的严重匮乏,因而,科技教育的普及、提高、深化均严重受限。

4.缺乏科技专业队伍

我区没有专门从事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教师,全区兼职科技教师不稳定,且缺乏专业技能培训,优秀科技教师少,科技教育和科技活动指导不力,这是造成科技作品质量不高、区域整体科技教育水平落后于我市其它区县的一个重要因素。 唯有培养一批业务精、水平高、有创新思维、有敬业精神,愿意从事科技教育的专业化科技教师,才能真正提高全区科技教育水平。

5.缺乏特色科技项目

近20 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致使我区科技教育工作没能持续、深入地进行,我区科技教育基础薄弱,推动力度不够,历史积淀不深,迄今仍没有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且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项目,缺乏拳头项目,缺乏竞争力。

6.缺乏评价激励机制

教育效果具有滞后性、潜在性。新课改倡导既重结果更应注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 然而,时至今日,仅仅关注科技教育、科技活动、科技竞赛的结果而忽视过程的现象十分普遍,没有正确的评价导向机制、没有公平公正的评价平台、没有展示激励的舞台,严重影响着兼职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评职评优评先等方面缺少对科技教师进行激励的长效机制,科技教师在学校地位不高,不受重视和重用,使优秀人才不愿到科技辅导岗位上工作,取得成绩的优秀科技教师也想方设法地调离。

二、鼓励与保障措施

(一)加大投入,落实到位

“科普是公益事业”,需要政府加大科普投入,同时,在科普经费、科普场地与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 上到区财政、区教委,下到各学校均应设立科普教育专项资金,尽快建立科普经费的保障机制。作为经济强区、教育强区的九龙坡区,也应当在科技(普)方面努力作为,力争迈入重庆市一流行列。

1.健全科技教育管理体系

学校要健全科技教育管理网络。 建立由分管校长、分管主任组成的领导小组,成立由专兼职科技教师组成的指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成立科技活动小组。 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每年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制定具体计划,全面推进科技教育工作。

2.建好基地,拓展阵地

在九龙坡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石新路小学点的基础上,逐步建成“重庆市九龙坡区科技活动基地”,设立分类工作室、实验室,并逐步面向学生开放,力争区科技教育活动基地上一个台阶。区和学校要利用现有教育、文化、卫生、环保和体育等设施开展好科普宣传,充分发挥科普阵地在科普中的作用。在九龙教育局域网上建立科普网页、开办科普专栏或节目,促进科普教育工作的全方位开展。

3.搭建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系列平台

结合国家、市年度科技竞赛活动要求,开展系列竞赛活动,认真组织、广泛发动、积极参与、精心打磨,打造出有特色、有实用性的科技作品参赛。 举办科技创新教育展示活动。 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展示给社会,展示给广大市民,起到宣传科技教育、宣传九龙教育、宣传学校的作用。

4.建设专兼职结合的科技教育队伍

培养一批科技骨干教师队伍。建立一支精干的、高层次的科普讲师团,定期举办有影响力的高质量的科普报告会。抓好科普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壮大科普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科技志愿者队伍,积极吸引高新技术企业中有关专业人员参与科普教育宣传活动,发挥区域内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普宣传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优化奖评机制

1.创新评价,明确职责

逐步建立以学校科普教育为支撑,以科普活动、科普效果与科普工作的进步和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评估体系,将科普工作纳入学校综合目标考核。既关注科技教育、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的结果,更要注重过程中的教育价值。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机制,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平台,表彰科技教育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激发所有专兼职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专项奖励,激励到位

区政府定期奖励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成果,设立科普工作奖、科技教育奖、软科学成果奖等;通过多渠道建立科技教育基金(每年30万元以上),以保障科技工作的正常开展,奖励优秀教师、学生,以提高全区科技教育水平。 加强对科技教师辅导奖励制度和科技辅导员管理办法的研究,激励优秀人才加入到科技辅导员队伍中来。

中小学校要提供科技科研专项经费,设立科技创新教育奖励基金,奖励本校在科技教育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学生,以提高本校的科技教育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水平。

猜你喜欢
九龙坡区科普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科普达人养成记
学生天地(2020年23期)2020-06-01 02:13:30
前进中的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 产业融合促进发展 乡村振兴绘就蓝图
九龙坡区“讴歌十九大,畅想九龙坡”诵读会在铁路中学举办
今日教育(2017年12期)2018-06-05 10:11:24
“防艾先锋”王志勇——访重庆市九龙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志勇医生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
杭州科技(2014年1期)2014-02-27 15: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