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人本化”的教师管理机制

2014-04-17 03:00:17潘燕飞
教育观察 2014年29期
关键词:人本化校长领导

潘燕飞

(贵港市平南县平南镇第二小学,广西贵港,537300)

从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教师在贯彻执行学校管理制度和决策时能持热情、主动负责的态度,学校的办学理念就能真正得以实现,同样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也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成功。所以,学校领导者创设各种条件,实行“人本化”的管理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善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1.巧设目标。一个正确而合理的目标会对人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同样,在学校管理中,巧设目标能大大激发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校领导首先要充分了解学校每位教师的工作性质、内容、条件、强度,了解现有目标设置和期望值激励力量的大小,然后再对教师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帮助他们设定各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总的奋斗目标,并创造各种条件为教师实现个人目标打好基础。

2.精神激励。教师的特点是文化素养高、独立性强、民主意识高。在工作上,他们希望有好的平台展现自己;在事业上,他们想有所成就;在心理上,他们渴望得到校领导的重视,得到学生的尊重,得到社会的认可。从某个方面来说,教师对其精神的需求和满足较其对物质的需要更为重要。学校领导可因势利导,积极采用民主管理的方式,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各项事务,广泛征求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培养他们在管理中的合作意识。对于教师在工作中的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和良好表现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3.处理好各种关系。首先,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校长的权威性是无可置疑的,校长必须有感召力才能得到教师信任,才能树立威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凡事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要求教师。同时,校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言行去感染和激励学校教师。另外,校长还应具备豁达的气度和宽广的胸怀,能够接纳不同的价值取向、个性风格、爱好追求等,并不断激励教师。其次,处理好利益关系。校长应向教师灌输“水大鱼肥、根深叶茂”的理念,使他们明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促使自己进步,让教师在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中获得满足。最后,处理好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关系中最基本的内容,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师完成教育任务、成就事业的唯一合作者和支持者,动员他们要用情感培育学生成长,用人格造就学生素养,用理解赢得学生尊敬,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精诚团结的合作理念。

4.引进竞争机制。各个学校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激发学校不断地修整激励办法,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增加动力。同时,学校还要努力寻求和接受社会给予的中肯评价及学生家长反馈的各种有利信息,这样才能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生存。

二、巧用赏识管理,做教师的知心人

1.要学会巧用赏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校领导不能只看到教师的缺点与不足,如果校领导经常带着“挑刺”的心态去对待教师,可能会深化二者之间的矛盾。领导与教师之间的摩擦、误会不断,会给学校教育事业带来麻烦。为了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领导应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对教师的赏识管理要做好三点,即真、诚、情。所谓“真”,是指赏识要符合客观实际,不夸张、不掩盖,如果某些教师通过弄虚作假都能获得赏识,那将会打击认真努力的教师的积极性;所谓“诚”,是指赏识要真诚,要动于中而形于外,发自内心地给予被赏识者肯定,那些只流于表面的恭敬和廉价的客套,会让正直的教师厌恶,让无知的教师更加沾沾自喜;所谓“情”,是指赏识时要有激情,热情的态度和方式更能打开的教师心扉,还能增强赏识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2.要及时了解教师心理动向,做好赏识管理,做教师知心人。“你希望别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达到这种境界,领导就要做教师的心理“按摩师”。一个人生活在批评中,他会满怀谴责;一个人生活在冷漠中,他会感觉到孤僻;而一个人生活在激励中,他会信心十足。领导的赏识会对教师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教师朝着期望的目标发展。赏识管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校氛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师才能更好地掌握和驾驭教育规律,从而确立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富有成效的个性化教育特色才能在学校中形成。

3.要营造赏识氛围,培养教师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所发展,有兴趣才想去研究,有兴趣会更容易学有所成、劳有所得。校长对教师的赏识,可能就是为教师未来的成就作好一层铺垫。校长要甘愿充当“配角”,不能只顾自己尽情发挥;学校领导必须为教师服务,校长更是“勤务人员”,要在服务上多尽心尽力。相关实践说明,培养教师兴趣最有效的方法是赏识教师,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尊重教师的教学成果,对教师所取得的成就要给予肯定。

三、健全管理机制,赢得教师的信任

“管得最少的政府,才是管得最好的政府”,这是美国的开国元老杰弗逊曾经说过的话。他的意思是要最大限度地相信民主、相信人民。相同的理念,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管理最少的学校,才是管理最好的学校”。但要注意的是,“管得最少”并不意味着完全放手不理会,必须让学校维持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常规。

1.“知人善任”是管理的核心。作为一名成功的校领导,他通常会领导于无形之中,善用他人之智,巧用群众之力。首先,要做到正确用人,扬长避短,用当其才。其次,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信任别人几分就用别人几分,用别人几分就相信别人几分。最后,要放宽眼界,着眼于整个学校,了解所有的教师,看准人,做出最合理的决定。我校有一位德高望重退休的老校长,笔者很赞同他管理学校的策略,一直把他当作老前辈、老领导,在学校工作中很多制度的制定、工作的检查都邀请他参加,有些重要的决策都和他交流,尊重他的建议,安全方面的工作、毕业班的工作更是给予其充分的权力,在笔者的信任和支持下,他很乐意去接受,并且竭尽全力去做。

2.“喧宾夺主”是管理的艺术。要想成为一名人人敬佩的好校长,必须做到谦逊有加、张弛有度,要避免沦为一个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目空一切的独裁者。如果把学校看作一个舞台的话,校长应坐在台下的观众席,当他鼓掌欢呼的时候,会让整个舞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同时在座的其他观众也会受他感染,一起为表演喝彩。校长可以是一名“柔弱者”,这里主要指的是校长要注重修身养德,善于倾听教师的心声,处处以学校教师之心为心,以学校教师之想为想,容纳百川、以柔克刚,做好学校的创新管理。

总而言之,校长通过创造“人本化”的管理方法,鼓励教师、赏识教师、相信教师,想方设法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管理的最大化目标。

[1] 陈桂生.“学校管理体制问题”引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

[2] 张国华.“以人为本”与小学学校管理[J].内蒙古教育,2012(12).

[3] 张劲松,蔡慧琴.规范学校管理促进素质教育——南昌市上海路新村小学学校管理改革实验调查[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4).

猜你喜欢
人本化校长领导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军工文化(2017年1期)2017-03-14 10:11:20
领导致辞
印刷经理人(2016年9期)2016-12-20 16:02:55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市场(2016年31期)2016-12-19 08:42:47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教育人本化研究
人间(2015年20期)2016-01-04 12:47:18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化”模式
论校长的修养
大学中的人本化教育管理分析
不能比领导帅
小说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08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