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策略新探

2014-04-17 03:00:17严云霞
教育观察 2014年29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目标

严云霞

(常州市新北实验中学,江苏常州,213000)

以生为本,指向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就需要我们探讨使用因地制宜、因时需要、因势选择的班级管理策略。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班委构建:自治策略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现代教育要培育出拥有独立思考、自由精神的公民,而不是始终生活在笼子里的动物,受教育者本身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为“可持续发展教育还有利于发展批判思维以及面对问题的决策能力和解决能力,同时鼓励对话、团队工作和创新精神”[1]。很显然,构建自治班委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班主任采取自治策略,就是要帮助学生成立民选的班委会,自主制定制度,自主运作,实现自我管理的管理策略。自治策略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和释放潜在的管理力量,使他们在实际管理中培养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建立规则意识,培育现代公民所必需的理念和精神;另一方面也将班主任从繁琐的班务中解放出来,能够腾出精力去思考更高层次的管理问题,实现“无为而治”的高级管理境界。

笔者所带的七(23)班延续从前的管理风格,继续实行自治策略。笔者自始至终以一个对话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班级自治策略的实施过程。从启发学生如何构建一个优秀的班级开始,一步步让学生提出办法、制定制度、构建班委会。这样学生的话有了权威性,他们定的制度成了规范,他们选出的班干部“德高望重”,他们积极参与解决种种问题有了力度,他们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得到了培养。出了问题,笔者并不急着解决,而是让班委会成员参与其中,形成“多对一”的“攻势”,当事学生一方面受到强大的压力,一方面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他们在这样的气场中就很容易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文化构建:植入策略

民族文化是民族之魂,班级文化是班级之魂。一个班级不能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班级注定没有强大的凝聚力,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初中学段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对文化的理解是浅层的、盲目的、无序的。相对于学生而言,班主任作为文化的先知先觉者有着较强的敏锐性、辨识性、广博性、方向性,应该积极引领,及时干预、植入优秀的文化,从根本上滋养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做一个有品位、有思想、有文化归属感的自由公民。

植入策略就是要求班主任联系实际,引入先进的文化,深层次地塑造学生的灵魂,给予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设上的切实指导和引领。这种策略可以诉诸各种班会、班级活动及日常管理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绝不是抽象地坐而论道,更不是生硬地指手画脚。

笔者结合所带的数学学科,联系综合性学习活动,及时地将各种文化元素融入教学之中。我们不妨就地取材,有意识设置相应的文化活动。比如民俗文化是每一个区域的学生都会接触到的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植入民俗文化的积极元素,使学生通过感知民俗文化,扩大文化视野,透视百姓心理,体察人情世事,丰富生活阅历,积累人生经验。

再如培养学生感恩的心,一个敏锐的班主任应该把它提升到感恩文化的高度,积极召开班会,把感恩意识植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经常地设置感恩小活动,从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到班级之间,再到校外,等等,始终把感恩当作一种习惯。有了这样的植入,学生就会充满爱心,将来他们走向社会就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三、心理构建:干预策略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理必须足够强大才能载着思想之舟破浪前行。事实上,只有一部分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非常脆弱,班主任必须义不容辞地做一个高级心理分析师,积极干预。

干预策略就是要求班主任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问题,发出预警并采取措施,及时疏导和排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应该体现在时时、处处、事事上,不能仅仅停留在心理辅导室咨询,或者依仗一两次办公室谈话式的操作方法。因为心理问题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尊重问题学生,抓住最佳时机,实施干预。

张明(男,化名)与林立(女,化名)在上课时突然因为谁碰了谁的问题大吵起来。谁都明白这样做不被允许,会遭到别人的反对和批评,但是这两个学生为什么还会这样呢?笔者在及时制止、平息之后,觉得这不是简单的吵架的问题,一定是他们的心理上有“疙瘩”。下课后,笔者立即询问,得知这两个学生原来一直彼此互掐,家庭的贫富、成绩的好坏、个人的喜好,甚至座位、占用学习空间多少等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成为导火索。而其他学生和班委对这些已经习以为常,并没有放在心上,这就使得琐事给他们俩带来的烦恼演变成了心理问题。找到了心理病根,也就找到了解决之道,谈谈心、说说故事、和他们俩经常游戏,笔者与大家一道很快化解了他们的问题。如果不去积极干预,只是简单地制止,那么,问题只能越积越严重。一个人的心理强大的指标[2]被公认为有九条,这两个学生至少有三条没有做好,即不患得患失;能理性地分析、客观地看待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事情;对自己适合做什么,有什么潜力,是什么样的人有准确的认识。这三条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所以,班主任积极干预,对促进他们自身的心理构建举足轻重。

四、目标构建:提升策略

人生必须有目标,有了目标,我们就有了前行的方向。班主任要给学生树立目标意识,积极实施提升策略。所谓提升策略指班主任为了促进学生确立最近发展和长远发展目标,使其不断提升人生质量、促进自我升华而实施的策略。清醒地生活,清醒地设计未来是现代公民应该有的基本素质。班主任理当帮助学生积极实施提升策略。

首先帮助他们梳理眼前目标。比如按时出勤,对各种任务做到“日清月结”,确立一个赶超的目标,发现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爱好,每天帮助家庭、社会做一些事情,为班级、学校做一点贡献。他们如果肯付出,能坚持,就会使自己变得有良好的习惯,有美好的品德,有严谨的生活态度。这对于他们人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次帮助他们确立长期目标。着眼未来,立足当下,才有可能握有更大的胜算。班主任不妨在各种班级活动中,发现学生的特长、兴趣,及时提醒他们,帮他们分析,提出中肯的建议,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目标。

刘彭芝在担任人大附中校长的时候,竟然把一个理科生培养成一位作家型的人才,把一个热爱跳舞的人培养成为世界级的冠军;她还把许多高材生培养成为取得世界级的中学生足球比赛良好战绩的足球运动员,国家队的许多优秀运动员都是从她的学校走出来的。这与刘彭芝的目标意识、提升策略是分不开的。

总之,新形势一定会催生出新问题,新问题也会催生出新策略,班主任不断探索适合的策略,义不容辞。

[1] 世界教育信息杂志编辑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R].世界教育信息,2009(7).

[2] 晨曦,Dawn.心理学与读心术[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

[3] 刘彭芝.人生为一大事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目标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我们的目标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41
班级被扣分后
中国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09:51:50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