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提问:以色列学前教育目前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玛卡:以色列的学前教育有一个数据在世界上名列第一,那就是,3岁的孩子,80%以上开始上幼儿园,而5岁孩子的入学率基本实现100%。此外,3-6岁孩子的学前教育主要是由政府主导,每一年会有不同的课程以及教学计划,因年龄层次而异。
在以色列,孩子三个月到三岁之间的学前教育由家庭自费,三到六岁则由政府出资。我们所秉承是给每个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不管你你来自哪个阶层,家庭背景如何。并且我们提倡给每个孩子“一点点”。怎么解释?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爱好是不同的,有人喜欢画画、音乐,有人喜欢别人都不喜欢的数学,所以我们需要给每个人“一点点”,照顾到每个孩子的感受和兴趣。
提问:以色列是世界上第一个把计算机引入幼儿园的国家,你们是怎样开展计算机教学的?现有学前教育提倡让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那么计算机的介入会不会伤害孩子的这种能力,或者阻隔他与自然的关系?
玛卡:我们的计算机教育从四岁开始,最初就是简单的教孩子按键,从屏幕上看东西等等。计算机教学中也有专门为孩子设计的程序,比如关于数字学习、绘画学习、颜色学习的程序。
在将计算机引入幼儿园之前,我们曾进行过三年的讨论,其中的顾虑除了伤害动手能力之外,还有就是,一个孩子一台机器,这样会不会阻碍他与其他孩子的交流互动?为了规避这些问题,我们对幼儿使用电脑的时间做出了规定,比如幼儿园会有一个本子记录谁用过电脑,老师会对每个孩子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做严格控制。
以色列幼儿教育专家玛卡·阿罗森女士
提问:犹太家庭的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拉比(玛卡丈夫):关于很多诺贝尔奖得主的现象,我们以色列人喜欢说这是犹太母亲的功劳,因为一个人最先接受的教育来自于母亲,母亲给孩子的教育就是给她很多关怀,很多爱。这也是以色列教育的另一个核心,即给孩子关怀、关注和爱。
玛卡:关于母亲教育,我想说三点:一是母亲不断鼓励孩子,你可以做得到。二是给孩子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不能任其发展。这些规矩和束缚是因家庭而异的,比如有的家庭规定必须九点之前睡觉,有的规定吃饭时不能玩。当然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规定,比如不可以在安息日开灯,逾越节不能吃发酵面包等等。规矩是渗透在传统文化和家庭生活当中的,孩子们耳濡目染接受教育。第三点,就是爱。
提问:以色列有没有评价孩子成长是否合格的标准?
玛卡: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3岁的孩子必须知道哪些知识,5岁的孩子必须知道哪些知识,这包括数学、圣经、希伯来语和体能锻炼。而且一年当中,家长也会时刻关注跟进,得到信息反馈,比如孩子每周要认识多少单词,认识多少种颜色。老师们每个月也会到我这里接受培训和检查。
提问:西方的教学体系注重孩子的自由发挥,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玛卡:在以色列,幼儿园有半天规定的课程内容,半天是自由活动时间,我们也在试图寻找一个平衡。同时,我们也告诉孩子们:你的一生就是这样的,有些事情是你必须做的,有些你可以自由发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