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鸫和白颊噪鹛

2014-04-17 07:06:36周丁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4年9期
关键词:雄鸟音符乌鸦

文_周丁

乌鸫和白颊噪鹛

文_周丁

自然的笔记:以博物精神,发现自然之美。

当我们走在校园里,行经一片林间空地时,会遇到一些鸟儿在专心致志地翻动落叶,寻找食物。它们中的一种是全身漆黑的乌鸫(Turdus merula),另一种是时常结群出动、看似画眉的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

乌鸫是雀形目鸫科鸫属的鸟类,白颊噪鹛是雀形目画眉科噪鹛属的鸟类,在我国四川、贵州、湖南、广东、海南等地均属常见鸟类。相较而言,前者偏爱高大的乔木,后者则喜欢低矮的灌丛。不过它们的生活习性大致相同,常栖息于林区外围及园圃田野周边,都是以昆虫及昆虫幼虫为主食,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的杂食性鸟类。

为什么要把这两种鸟放在一起介绍呢?一方面,由于乌鸫和白颊噪鹛的习性和觅食场所类似,我们往往会在相同的地点(甚至相同的时间)看到它们;另一方面,不仅在外貌上,乌鸫和白颊噪鹛拥有可以区分彼此的鲜明特征,而且在个性上,这两种鸟类也形成了反差极大的对比。

乌鸫拥有褐色的虹膜,黑色的爪子。雄鸟身披黑羽,眼圈和喙通常显出干净利落的脆黄,就像新鲜的生板栗被咬开后,从种核中心辐射到接近表皮时的那种颜色,而雌鸟则没有漂亮的眼圈,喙和羽毛也都呈深棕色——眼尖的人可以发现其喉、胸处还间杂有暗色纵纹。

成年乌鸫一般体长23到29厘米,不少人会被雄鸟乌黑油亮的羽毛迷惑,误以为自己看见的是乌鸦。可是,不仅乌鸫体格没有乌鸦粗壮,喙也并非乌鸦那样全黑,而且它只是貌似刚猛,实则藏着一颗害羞而小心翼翼的心。

早晨和傍晚,乌鸫都会到开阔草地静静地觅食。它们经常俯身快步冲刺,停顿,歪着脑袋,仔细搜索昆虫、蚯蚓和植物的种子、浆果。只要有人经过,便会警觉地远离行人;如果发现有人注目凝视,或者距离较近——对乌鸫而言,三到五米就已经挨得太近了——就飞上高高的树梢,等人走远再返回地面,或者干脆飞到别处觅食。

成年乌鸫

相较而言,白颊噪鹛几乎可以说是“目中无人”了。

这种鸟儿的翅膀、躯干和尾巴上的羽毛,以及眼、喙、爪,大体都呈棕褐色,臀部杏黄或杏红色偏棕,眼线、眉纹和面颊则连成一条延伸到颈侧的细长白纹,这也是此种噪鹛得名“白颊”的原因。

当它们打开“觅食模式”之后,无论是跳蹿于树枝间,还是蹲伏在灌木下,即便有人从其身边经过,甚至伫足在距离不过一米的位置打量观察它们,白颊噪鹛往往也都浑然不觉,继续全神贯注于对“美食”的探索之中。真不知道它们是真的胆大还是神经粗,总之看上去一点都不怕人。

无论白颊噪鹛还是乌鸫,都喜欢鸣叫。在日出前后和傍晚时分,我们很容易听到它们的声音。

白颊噪鹛时常结群活动,一般从五六只到二十只以上不等。大伙儿彼此呼应着发出简洁明亮,声似“jeerjeer”的呼哨声,兴高采烈地从一处树林穿梭到另一处树林。一些在高处展翅,另一些则在地面跳跃。这种个体间的对鸣持续时间很长,久听颇觉嘈杂;但当它们暂作停留、休憩整顿时,又会以另一种低微柔和的颤音交流、招呼。

白颊噪鹛

而乌鸫的叫声就动听许多(维基百科“乌鸫”词条下,给出了一小段音频——似乎欧洲亚种的鸣声,的确更加甜美悦耳)。

有时是在凌晨五点演一出独幕剧,又或是在天朗气清的日子里两三对唱,乌鸫喜欢站在建筑物顶层边缘和林冠上层等视野开阔的地方一展歌喉。从日常观察经验来看,它们最常使用的,是一段以五个音符为一组、大致两平一抑一平一扬的旋律;根据心情好坏,不时在其结尾处添加一到三个不同的音符,或者一小串短促活泼的哼唱。如果兴致高昂,乌鸫就会像一个讲故事的人同时扮演多个角色,一会儿讥笑自己,一会儿被自己惊吓得“唉呀”一声,甚至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

笔者有幸曾在十多个天还没亮的清晨,从睡梦中被乌鸫唤醒;除了那段五音符主旋律之外,它们至少还掌握着超过二十种不同的乐段。白颊噪鹛呢?一天到晚忙着吹口哨,偶尔会在铆足了劲儿要拽断一根青草时,一不小心朝后摔个屁股蹲儿。

猜你喜欢
雄鸟音符乌鸦
为什么一般情况下雄鸟比雌鸟更美丽?
幼儿100(2020年29期)2020-10-21 06:17:58
一串快乐的音符
春天的音符
流苏鹬 安能辨我是雄雌
旅游纵览(2019年2期)2019-01-31 17:45:50
小乌鸦
乌鸦喝水后传
麻雀能感知配偶是否“劈腿”
百科知识(2016年14期)2016-08-05 18:29:18
为什么雄鸟通常比雌鸟美
音符(两首)
读写算(上)(2016年9期)2016-02-27 08:44:58
乌鸦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