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2014-04-16 18:52:40潘蕾
新课程·小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探索能力自理能力中班幼儿

潘蕾

摘 要:就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班幼儿;探索能力;自理能力

做学前教育工作已有20多年,小、中、大各年级班也都带了很多届,但2013年这届中班的孩子在经过小班的一年常规培养后仍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弱的情况。虽然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但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孩子们只有从小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同时促进其他各项能力的养成。因此,根据我班幼儿情况,并结合多年工作的经验,我分别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家园共育等工作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引导和养成,现已卓见成效。

一、现代幼儿家庭存在的原因与分析

1.家长过度爱护

随着“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在人们的观念中逐渐地深入,当今许多家庭里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能够得到家长全部的爱。像我们班的孩子多数是隔代教育,他们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爷爷奶奶们对孙子孙女都是百依百顺,对孩子的生活起居也是精心地照料,包括喂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衣服,抱孩子上厕所等。他们这种做法无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使得孩子产生了过分依赖的心理,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2.孩子年纪太小,怕他们做不好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的这些请求:“我来洗,我来拿,我自己……”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而然地就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现在孩子小,不必急于让他们自己动手,而且越小越难教,孩子大了,学得也快。家长只是从自我角度出发,一味地觉得孩子的自理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就能具备的,他们没有注意到一个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从小就养成的,长时间地对孩子的生活进行包办,很容易使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所有问题都要依赖家长。家长的这种心理抑制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对孩子的自身发展有着负面影响。

3.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时缺乏耐心,怕麻烦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还未完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的行为,常常会给家长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在吃饭时,由于不能很好地用筷子与调羹,孩子经常会将饭菜撒在桌面上,这时,一些家长就会觉得孩子这样吃饭太慢而且影响桌面的干净,索性就喂孩子吃饭。另外,当孩子在穿鞋时,很容易穿反了鞋子,这时家长就会脱下孩子的鞋子,重新帮孩子穿上。其实,他们只要告诉孩子鞋穿反了,孩子就会及时纠正,并自己穿好。这些都是家长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时缺乏耐心的表现,他们害怕孩子因为做不好而给他们的生活带来麻烦,忽视了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生活自理能力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而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是在幼儿时期完成的,人在幼儿时期就相当于一张白纸,接受能力是人这一生中较强的时期,也是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绝佳时期。因此,家长在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时,应当注重以下这几方面:

1.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可以促进幼儿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

幼儿在对生活进行自理时,要通过一系列的肢体动作来完成。幼儿在学习如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会一些自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还会使四肢得到协调的发展,促进肌肉的运动,帮助幼儿身体的成长。比如,孩子在自己穿衣服的过程中,就要协调好双手,顺利穿好衣服。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孩子双手的协调性,还能锻炼孩子的眼睛以及大脑的协调性,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事务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即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其需要孩子独立地管理好自身的基本生活。具体的方面就是要幼儿学会如何自己吃饭,如何自己穿好衣服及鞋子,如何自己上厕所等,而这些基本生活的重点就在于幼儿的独立完成能力,一旦培养好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他们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地减轻依赖心理,觉得很多事情是靠自己可以解决的,不必依赖家长。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同时,使孩子更加有主见,遇到问题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解决,也使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心灵不会太过于脆弱。

3.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能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一些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时,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而这一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幼儿还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在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下,缺少了家长的照料,幼儿变得手足无措,什么事情都完成不了。相反,当幼儿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后,他们就能很快地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中,而且在平时生活中,完成各项事物时都得心应手,使他们的幼儿园生活多姿多彩。

三、对现代幼儿进行自理能力培养教育方法的探索

针对我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着重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园内开设的区角等活动,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

1.创设良好的环境,調动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积极性

首先,我从精神环境入手,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他们产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愿望。例如,通过亲自表演“小猫和小弟”“小猪变干净了”等儿歌、故事,让幼儿受到感染熏陶,通过播放电视让他们在看看、听听中知道讲卫生光荣的道理;通过让小朋友自己知道大家都有一双手,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学着做。其次,我从物质环境入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生活习惯”的培养内容,在活动室为幼儿创设了智力角、娃娃家,配置了供幼儿练习系鞋带、穿衣服用的物品,为了鼓励幼儿主动养成良好习惯,设计了“我是乖宝宝”的评比栏;还设计了“小手巧”的主题墙饰。这些富有童趣的布置,能够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幼儿园的学习中逐渐学会如何对生活进行自理。

2.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都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完成的。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如何对生活进行自理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时就要抓住幼儿的兴趣,并以此为切入点帮助他们培养自理能力。例如,“过家家”是幼儿经常玩的游戏,我将“过家家”这一游戏搬进幼儿园课堂,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并且在各组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分配好各自扮演的角色,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完成穿衣服、系鞋带等基本任务,让孩子真正学会一些基本生活技巧。经常性地开展一些类似的游戏,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为幼儿今后的生活提供便利。

3.经常鼓励,多表扬

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针对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班上设置了《我是乖宝宝》的红花评比,对于按时入园、尊敬老师、帮助他人等表现好的幼儿,及时地鼓励并奖励他小红花。教师应当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性格特点,针对他们的性格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并及时地给予鼓励与表扬。中班的幼儿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性,有时他们会做这样的事,比如,洗手、喝茶,往往由于调皮捣蛋故意不认真洗手,有的幼儿也非常关注同伴的行为,认为别人不洗我也可以不好好洗,因此坚持性较弱,容易受他人的影响。要想使幼儿坚持用良好的方法洗手也是一個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就抓住幼儿关注同伴的评价心理,运用鼓励表扬的方法开展了自理能力坚持性的培养。当洗手的时候教师观察孩子洗手的过程,发现洗手有进步的幼儿时请他当“小小监督员”寻找和他一样能干的幼儿并用表扬的话语或者动作进行表扬和鼓励。得到同伴的赞扬,孩子们的心里会更开心,也会产生我也要做“小小监督员”的愿望。在进餐、喝水时我们也经常运用这样的方法,收效较好。小孩子都喜欢帮老师做事,我就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让他们帮助老师打扫、整理玩具、图书、摆椅子等,在做的过程中,及时表扬表现突出的幼儿,使幼儿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我们还进行了“尊重老师劳动”的活动,幼儿吃完饭都能把碗筷放得整整齐齐,方便老师来收取。在平时也不乱扔纸屑了,地面也能保持整洁了。

4.把生活能力培养寓于易读易记的儿歌中,寓于有趣的情景中

幼儿时期,孩子由于刚开始接触生活,他们往往会对一些生活现象感到好奇,有时还会进行模仿,这时,我们就会通过模拟情景的再现以及儿歌的生动表达,让幼儿在看与听的过程中学会一些生活的基本常识。

5.家庭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家庭的培养,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我利用家长会和《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介绍了生活习惯培养的要求、内容、方法等,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在幼儿生活要求上,如果幼儿园与家庭存在着很大的出入,这样很难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有的父母在培养幼儿习惯时,时而执行,时而不执行,这会使幼儿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为此,我利用家访和家长会入、离园的接待时间与家长交流,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做到家园共育。

总之,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教师要言传身教,多开展自理能力培养的活动,并多与自理能力差的幼儿家长沟通,指导他们在家里做一些配合学校活动的做法。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更好、更快地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这样才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样才能让新世纪的孩子有一个健康而快乐的童年。

(作者单位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关镇幼儿园)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探索能力自理能力中班幼儿
高中物理实验课中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1:56:34
半日托班孩子如厕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2:09:50
孩子,我们慢慢来
优化小班幼儿生活护理的指导策略
中职学校学生探索能力培养初探
灵动指尖的艺术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45:31
物理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快乐
考试周刊(2016年52期)2016-07-09 07:56:42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考试周刊(2016年38期)2016-06-12 13: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