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芬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由此可以知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相结合的问题。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实践中去学习,去体会数学的应用,培养他们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发他们到实践中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为实践所服务。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生活实践;教法研究
数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生活中应用,都是源于生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把学生的学习数学如何应用于生活中学习和运用。下面就结合自己教学中的所得谈谈这一问题。
一、用生活激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努力学习数学的关键。素质教育下,广大教师都非常注重教学环境的营造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都要首先考虑的,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好的办法是用生活中的现实事例更能有最佳效应。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去使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让他们有一种亲近感和真实感,自然就会引发他们的学习乐趣了。我在讲“比例的意义”的时候就告诉学生,拳头翻转一周的长度和脚底的长度相等,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学生马上脱下自己的袜子用拳头量了起来。以此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走进生活学习
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如何能让数学的抽象思维转化成为形象思维,让学生能够轻松容易地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利用生活情景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最佳的方法也不过是走进生活了。在学习中要引领学生到生活中去操作应用,继而把那些公理、定理、概念都能很好地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分析、理解和综合能力。比如,到商店里了解商品价格是学习小数的最佳妙处,到校园的绿化林讲解植树问题的应用题再好不过了,步量操场的距离等等,都能让学生在轻松中轻而易举地学会数学。
三、挖掘教材
教师要考虑教材中凡是能够体现生活的内容都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教材中寻找到生活的落脚点和共同点,数学的更多地方都能体现着生活实践的应用,就会更能够帮助学生乐于生活中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总之,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有很多方法可以操作,比如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在生活中巩固新知识。在数学课堂中要将知识生活化,在生活中又可以将数学化,灵活学习和灵活应用,有机结合,共同提高,恰到好處,其乐无穷。因此,我们广大数学教师要积极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的教学方法,使数学生活化教学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高红蕊.试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1(14).
(作者单位 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心校)
编辑 刘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