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武军
摘 要: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能力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能力素质;知识
语文科追求的目标,首要的、基本的是语文能力的目标。语文科要培养的听、说、读、写能力,不同于音乐、美术等学科要培养比较特殊的能力,它是人人在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能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学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探索,进行语文改革,加强对学生进行能力素质教育。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教育呢?
一、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迅速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一般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实的发展水平,即可以独立完成当前力所能及的智力方面的任务;一是“最近发展区”,这是指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根据这一观点,我在教学中不是消极地顺应学生现实的发展水平,而是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通常所说的“跳一跳,摘到桃子”。比如,在讲解新内容或难以理解的内容时,首先凭借学生自己的知识、经验引入所讲内容,突出新旧知识间相同因素和相互关系,产生知识的迁移,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掌握所讲内容。多采用综合练习和联系实际、解决实际课题的创造性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求使学生能够独立、迅速而灵活地解决新课题。因为“熟能生巧”的关键在于掌握规律和“窍门”。上述做法,可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实发展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二、改进教法,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学生进行各科学习所不可少的基本能力。阅读具有培养认识能力、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写作示范等多种功能,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能流畅、正确、熟练地阅读,能准确地理解阅读。我在教学中是通过如下方法对学生进行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的。
1.在语言训练中做到细致扎实
语言文字是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可变因素,细致地、精确地理解语言的能力,是阅读的基础和前提。
识字、释词和积词是阅读的入门,要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就要使学生掌握大量词汇和积累丰富的词语,在教学中我采取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并注意培养学生从词语的组合去分析词义和运用字典,从上下文的思路中去猜测词义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对“肃穆”一词学生不理解,我就先让学生在字典中查处“穆”的意思,当学生查出“穆”是“恭敬”的意思时,再进一步使学生理解“肃穆”就是严肃而恭敬的意思,然后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肃穆”在本课文中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说出几个用“肃”组成的词语。这样做,既复习巩固了查字典的方法,又积累了词汇,理解了课文内容,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大有裨益的。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句子,对于结构复杂、含义深刻的句子,要善于寻找段落主句、支撑句和概要句,能迅速确定段落的中心意思。
2.采用不同类型的阅读训练
阅读的目的多种多样,阅读中教师应善于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举例如下:
(1)概括全文或片段大意时采用默读的方法。
(2)对人物细节描写的词、句采用朗读的方法。
(3)对语言描写突出的段落,为表达出特定人物的特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
(4)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教学中还有意进行速度训练,具体方法是:
①限时速度。在限定的时间内,让学生阅读指定的课文,由学生计算并说出所读的字數,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②限定内容速读,让学生默读指定的课文,计算所用时间。
③语句填写训练。教师有意删除新课文的一些语句,让学生迅速翻阅原文,寻找遗漏的语句,教师计时。
④回答原句训练,教师根据学生未学过的课文,拟定学生可以用课文原句作答的问题,让学生寻找课文中的原句作答,看每个学生所用时间。
综上所述,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已不是仅让学生学会某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因为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是同步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在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重视能力素质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为学生提供真实有趣的学习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五十头小学)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