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香
摘 要: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其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价值,进而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意识;鉴赏;问题情境;多媒体
语文是美的载体,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语文课堂过于看重语文基础知识与技巧的教授,常常忽视语文在美育方面的价值。所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审美情趣得到培养。
一、借助语文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鉴赏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领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欣赏、分析文本的过程中感受文本中蕴含的美,进而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教学《海上日出》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授课的时候,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使学生随着作者的描述去感受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所以,我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句子进行鉴赏,如,“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好的句子进行欣赏,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幅美丽海上日出景色,进而使学生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美之情,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而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作者在文本中寄托的美,所以,教师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美育。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为了让学生学会体会人物美,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1)班长一下就举起了磨盘大的石头,这力气来源于什么?(2)文章题目为“狼牙山五壮士”能否改为“狼牙山五战士”?为什么?(3)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的感受是什么?……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进而使学生在思考中感受文本中的人物美,感受五壮士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最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借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其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为一体的优势,不仅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而且对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审美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优化課堂结构,使学生在直观的展示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例如,在教学《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孙悟空机敏、坚毅的品质和无畏的反抗精神,激发学生对孙悟空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使学生感受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西游记中的有关片段,神奇玄幻的视频展示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培养学生的艺术美,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内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掌握基本语文知识的同时,审美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王爱萍.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8).
(作者单位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步云桥镇中心小学)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