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红春
赏识教育首倡者周弘说:“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教育在当今的教育界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然而,赏识教育的运用却不是那么顺利,大多数情况下,看到学生犯错误,多数老师还是会忍不住地批评教育,我自己也不例外。然而,这学期发生的一些事,却让我不得不承认,赏识、赞美确实有着意想不到的神奇效应。
张兴博,这位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他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也很聪明,就是不愿意学习,成绩总是很不理想,我大道理、小道理不知跟他讲了几大箩,可他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过后还是一个样。
这学期,我们学古诗,要默写的课文特别多,于是,我差不多每节早读课都要抽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默写。而且,我采用的是分层过关,过关的继续默写下一篇课文,没过关的,仍然默写原来这一篇。张兴博在默写方面基本属于“原地踏步”型,但是有一个学生比他更慢。
段考后开家长会,本来我是想批评他的,可是刚说出他的名字,我突然发现,他的父亲正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突然有点同情他的父亲,于是,改口变成了表扬,我表扬他有进步,默写没有落在最后。我当时心想:“也别让他父亲太难过了,好歹也得个表扬吧。”家长会后,我也就把这事给忘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后来他在默写方面居然进步非常大,很快就赶上了不少同学,已经跃入进度较快的梯队。我在大大表扬他的同时,也感到很纳闷,是什么让他似乎换了个人似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有一天,我遇到他母亲,他母亲告诉我,多亏那次家长会上的表扬,让他重新找到了自信。原来如此!
一次勉为其难的表扬,居然换来了一个学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我不得不感叹赞美的神奇了!更神奇的是,他不仅在默写上有了很大进步,而且,在语文这一科他整体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有一次测验,好多学生不及格,可是他却及格了。我惊叹!赞美真的有这么好的效果,看来,今后还得有意识地多用。一句赞美,胜过十次苦口婆心的教育啊!
还有一个学生叫葛敏,一个胖乎乎的女孩,人很可爱,就是字写得很难看,如果只看她的作业,你简直看不出是一个女孩写的。这学期,我要求学生每周练字并交作业。我发现,葛敏的字虽然写得不好,但她是很认真地在练的。于是,我鼓励她:“好好练下去,你一定会有进步的。”她似信非信地点点头。半个学期过去了,有一天下课后,我在教室里跟学生聊天,葛敏说:“老师,练字好难哟。”我说:“你没发现你的字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吗?”她眼睛闪着光说:“真的吗?”我说:“真的呀,你自己没发现吗?”从那以后,她更加用功地练习,字写得越来越好,还经常被展出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里。她开心极了。我也打心眼里为她高兴。期末,她参加学校举办的硬笔书法大赛,居然获得了三等奖。这难道不是在赞美之树上结出的神奇之果吗?
人都是需要赞美的,大人需要,孩子更需要。当我们想要张口批评的时候,不妨先理解一下孩子吧,当我们想要出言讥讽时,不妨改成小小的赞美吧。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