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
【观察日期】2013年9月24日
【观察对象】小白
【观察班级】中二班
【观察时间】3:00-3:50
【观察实录】
场景一:宝贝之家
在音乐的伴奏下,小白快速挂牌,来到区域“宝贝之家”。
她拿起一个小陀螺玩起来,小红过来说:“我玩玩吧。”“不行。”小白说。
在环顾一周后,没有找到可操作的材料,于是选择了玩玩具。
隔壁餐厅很热闹,小白转身来到了隔壁的“宝贝餐厅”。
这时,娃娃家来了一位新客人小刚。小刚拿出了小钢琴弹起来,小白也跟着弹了起来。
一会儿,两个人都不玩了。
分析:
小白在娃娃家中一共停留了5分钟。一开始小白并没有明确地选择在娃娃家中担任的角色,在环顾一周后,没有找到可操作的材料,于是选择了玩玩具。小刚的出现让游戏出现了一次转折——娃娃家来了一位小客人(小刚),但是因为娃娃家中没有招待客人的材料,两人只好又玩起了玩具。他们对游戏渐渐地失去了兴趣。
反思:
材料是环境创设的原料,是幼儿学习的载体。“宝贝之家”的材料是以玩具为主。家庭生活用品,如茶具、水果点心等缺乏,过少的材料不能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发展也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因此,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至关重要。
场景二:宝贝餐厅
两分钟之后,小刚离开娃娃家,去了“宝贝餐厅”。
一分钟后,小白也冲到了隔壁餐厅当起了厨师。
小灰正准备到小灶台做饭。小白就对小灰说:“你走开,我来做饭。”
她先把食材放到灶台旁边的桶里,煮了煮,又拿到炉子上继续煮。炉子不够用,就从灶台底下又找了一个小炉子。
她又开始选材料煮饭。她一边做饭一边说:“我做麻辣烫,快来吃呀。”
煮了一会儿,她又开始拿起旁边的空瓶子当“调料瓶”撒调料。
每当小朋友靠近厨桌,小白就护着,直到最后活动结束,她始终没有离开心爱的锅台。
在宝贝餐厅里,小白玩过的玩具有丰富的食材,还有小灶台、炉子……
分析:
小白来到餐厅后,玩得津津有味。在整个游戏中,小白游戏态度积极,不仅能模仿真实生活中做麻辣烫的情形,同时也能创作出:
“我做麻辣烫了,快来吃呀。”
拿起旁边的空瓶子当“调料瓶”撒料。
水不开、怎么煮等情节,推动游戏的发展。
反思:
同一个孩子在两个场景中的表现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
改进:
当某个区域较长时间没人关注时,教师就要考虑调整材料。有时对材料稍作调整或增加难度就又会激起幼儿操作的兴趣。
教师应尽可能地在游戏中为幼儿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提供真实的操作材料,便于幼儿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游戏进行活动。
虽然角色区材料的投放不是越多越好,但是材料的投放一定要适宜,才能保证活动的开展。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孤岛社区第三
幼儿园)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