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海凯
近日,旗教研室搞片区教研活动,笔者有机会听了某校高年级的一节现场习作课,感触颇深,记录下来与同行交流。
现场习作课的环节是这样的:由教研室的领导和教师现场出题;作课教师简单对习作提了一点要求,然后学生开始自主习作。展示时一篇篇洋洋洒洒、文从字顺的文章令在座的教师赞不绝口,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当时我就在想,同是偏远的农村地区,是什么方法让该班学生的作文水平如此之高呢?其中该师谈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背诵作文、借鉴运用。根据笔者的多年教学实践,关于习作教学谈几点肤浅的想法。
一、习作教学要做到依标靠本,树立正确的习作教学观念
习作教学的“标”就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习作性质是“练笔”,是“习作”。只要比较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行。这就为我们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指明了方向。我们做教师的,不要把习作教学的目标定得太高,让学生谈作文而色变。
二、致力于求真立诚,努力把做人与作文统一起来
教学生作文就是教学生做人——做真人与作真文统一。课程标准建议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求真立诚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作文的灵魂。
三、习作教学要注重培养四种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乐于动笔,不断有所发现,有表达的冲动。
四、读写结合,说写结合
要重视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低中年级坚持由说到写;中高年级教学应结合例文渗透基本的写作知识,并经常进行随文练笔和文章部件仿写训练。
五、加强修改、展示和评价激励
每次写话、习作后,都要求学生自己朗读几遍,发现并改正意思表达不清、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顺的地方。经常组织写话、习作展示,增加同学间的相互欣赏、互相评改机会。只有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真正地理解了习作教学的理念并用其指导自己的习作教学,学生的习作能力才会真正提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做教师的应少一些浮华,多一些宁静。特别是在学生的心中,要播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要让功利扭曲学生习作的灵性,还学生一个自由快乐的表达空间,让学生想之所想、思之所思、言为心声,真正步入健康的习作轨道。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白音套海苏木白音套海总校)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