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春芳
摘 要:众所周知,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可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为更好地达到国际的相互了解和信息的交流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小学英语教学;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交际的基础工具学科,
它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开放的、合理的跨文化认知与理解观念。
一、跨文化意识
1.什么是跨文化意识
提高跨文化意识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我国当前英语教学所做出的明确要求。小学是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之一便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那么在这个阶段,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知识的渗透,使其积累一定的跨文化知识,并培养其跨文化意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而且可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跨文化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
2.小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通过对中外文化异同的观察、比
较、分析、体验、学习、交流等方式,引导小学生在交际中感悟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以及文化的差异,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了解,善于思考,勤于比较,并能在交际中得体地应用所学语言,从而培养其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跨文化意识与小学英语教学
1.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如,我们都知道“Whats your name?”是问别人的姓名,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
2.了解跨文化差异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我国新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现代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案例]: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某教师执教的内容为PEP BooK五年级的一节课Unit3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先后渗透了健康饮食和中西方饮食的不同之处。(1)教师出示KFC,复习以前学过的食物:hot dog,French fries,cola...(2)教师利用图片引出中国food:pork,tofu,tomato...(3)利用游戏、儿歌操练这些单词。(4)出示健康饮食金字塔,并介绍:食物当中,最健康的是牛奶、蔬菜、水果,最不健康的食物就是汉堡、鸡腿。引导学生要学会健康饮食。(5)操练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 lunch / supper?I ‘d like...从回答中,学生了解到中国人早上喜欢吃porridge,noodles,而外国人早上喜欢吃bread,eggs,milk.然后老师接着介绍中国人对菜肴是比较讲究的,要求色香味俱全,而外国人的饮食非常简单,一般把晚餐作为正餐。
三、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缺陷
1.回答问题格式化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总是被固定,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如“How are you?”问候时学生的回答肯定是“Fine, thank you. And you?”不管他今天心情怎么样,都是同样的回答。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把“How are you?”这样的句型进行深入一点的扩展,如心情很好的时候,外国人是怎么来回答的,他们会说“Cool!”或“Very well!”心情一般的时候他们会
说“Not bad!”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将问题格式化,使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同样也会使交际陷入公式化,毫无交际的趣味可言。
2.文化背景不理解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可以帮助学生避免语用失误。在我国,熟人之间或初次相识的人之间问问题很随便,可以毫无顾忌地直接询问对方的“隐私”,如年龄(age)、工资(wage)、婚事(marriage)、体重(weight)等,但在国外,特别像是在欧美一些国家,这样问人家问题,会令人家很反感。与西方人谈论天气、工作、业余爱好等话题是非常明智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哪些话题是我们可以谈论的,哪些话题是禁止的。这样有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3.读与说中国化
学生会用中国的思维方式问问题,回答问题。一遍一遍的读对话和课文,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学生在输出的过程中,全然不顾语音语调,没有任何感情色彩而言,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有它的情感色彩和它的语音与语调区分。在教学过程中都应注意学生语音语调的培养,禁止中国化被固定。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渗透跨文化意识对英语教学与英语学习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相信随着课程标准实施的深入,跨文化教育必将成为主题,而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的趋向。
(作者单位 浙江省诸暨天马实验学校)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