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锐
摘 要:作为一个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重要阶段是小学阶段,而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老师,努力地训练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根据教授数学的一些切身体验,谈了对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些见解,希望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措施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及其发展意义
1.什么是数学思维能力
它就是要我们在了解了基本数学理论的基础上,具备一些运用抽象的思维来对数学对象加以概括、推理和判断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要求对数学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结构达到一种高度的认识能力。我们说,这是一种精英式的学习能力,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这种思维具有明显的深刻性,因为它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哲学上说的,它可以让我们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可以引导我们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其次这种思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也就是说它的思考方式是比较自由的,不受经验的束缚,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调整,而不是僵硬的本本主义;再次,这种思维能够引导我们全面地分析问题,也就是说它具有很大的广阔性,我们可以利用联系的哲学方法来解决一个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采取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剖析,在解决问题时就会产生出多种多样的办法;再次,这种思维也是很严谨的,具有很强的批判性,所以我们要很客观地去对问题进行评价和批判;最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所以这种思维也具有强大的独创性。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重大意义
在小学教学中做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句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我们当下的素质教育教学中就已经提出了,基础教育既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要教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小学的数学教学阶段中,教师就应该给学生灌输自主学习的思想,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和启迪,培养好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始终坚持。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因为数学思维让学生掌握了必要的逻辑思维方式,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就会变得更加容易,他们可以找出更多、更好、更快的方法来解决一个问题,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对课本知识或是教师讲解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而这一质疑的过程又推动了学生判断力的提升。一位名家曾说过:数学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活动过程。所以说,数学思维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还挖掘出了学生的总结性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加强和提升。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和措施
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功课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好,它重在积累过程,一些可行的措施必须加以运用。
1.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教学中就应该适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制造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顺利地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在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出带有趣味的游戏和奖惩制度来吸引学生的参与,然后设立一些多样化的问题,让学生选择性地回答这些问题,激发他们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强烈求知欲。
2.重在反复的数学学习
众所周知,学习是一个反复锤炼的过程,正如孔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就充分表明了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反复练习的事情。在数学的教学中,如果不能对一个问题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那么也是不能达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的。一个数学活动或是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如果只是简单地过程、目标、结论,那么学生从中获得的也只是“经历”而已,根本就不会印象深刻,而要想从一个点触发到多个面,收获真正的“经验”,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了。
3.联系实际的生活比较重要
我们不能让学生离了书本就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了,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认真地讲解书本的理论外,还要将之与生活中的数学例子紧密联系,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之间能更好地建立联
系,这样才能让数学思维变成学生自己的。
4.在一次数学测验之后要进行评价和反思
教师订定出完善的数学评价体系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也要在反思中深化数学的教学思维,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综上所述,在探究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课题下,要从多个角度去指导和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沈全胜.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
[2]高迎传.小学生两种重要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3.
(作者单位 四川省什邡市)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