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党政机关的一支生力军,“80后”公务员能否经受住考验,成长为一个地方发展的主力军,肩负起时代重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这已成为一个必须作出回答的时代课题。笔者对破解“80后”公务员心理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希望唤起更多有识之士对“80后”公务员的研究作出更有创见的突破。
首先,加强和改进机关思想政治教育,提高“80后”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从“人”的角度和需要出发,先把“80后”公务员培养成人格健全、素质优秀的现代人,然后才是一名合格的干部。改进和革新机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变单一的“号召式”、“注入式”为多样的“启发式”、“引导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手段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和综合化。
建立领导对“80后”公务员的谈话谈心制度。领导干部尤其是直接领导的态度对年轻干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各级领导干部要务必打消各种成见,放下架子与“80后”公务员多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所盼所望,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正常想法,区别情况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
其次,正视需求,切实解决“80后”公务员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用人单位对“80后”公务员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或者是要求过高,希望他们“考来就用、用之能胜”,否则就抱怨他们“派不上用场”、“拿不下事”;或者心存偏见和成见,轻视他们没有经验,不懂“潜规则”,对他们冷落、孤立。这些做法都会使自尊心重、进取心强,希望尽早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80后”极为郁闷和烦恼,导致出现心理问题。机关领导和“老人”要端正认识,站在为国育人的高度,突破陈规禁忌,顺应“80后”公务员乐于做事、追求上进的心理,给他们多压担子,多方位锻炼,多方指导,多多宽容和理解,帮助他们增长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方法,快速融入集体之中,在干事创业中促使他们成长成才。
同时,尽可能地满足生活中的合理需求,这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增强有效性,推动问题解决的金钥匙。管理部门要帮助改善“80后”公务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尽可能地解决他们在住房、子女入学、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创造性地满足他们成长成才中的其他合理需要,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帮他们之所需,在满足合理需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最后,搭建良好平台,为“80后”公务员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管理部门要顺应“80后”公务员积极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心理特点,革除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的弊病,确保有为者有位,为他们的脱颖而出搭建好平台。因此,必须加大培训力度,选才不如育才,选才可保一时,育才方保长久。
“80后”公务员基础好,脑子活、可塑性大,良好的环境,有效的手段足以将他们培养成政治坚定、能力出众、品格优秀的干部。既要注重党校的系统培训,更要加强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既要选拔到上级机关中跟班学习,更要组织到基层、生产一线和艰苦地方去经受考验、增长才干,从而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同时,必须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开招考形式。当前,许多地方改“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采用公开招考选拔干部,这有利于优秀的“80后”公务员脱颖而出。
此外,要加强管理和监督。“80后”公务员自律自控能力弱,情绪色彩重,功利性倾向明显,特别在受到批评和遇到挫折的时候,很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管理部门要本着关心爱护的目的,加强管理和监督,以免他们走上歧途,为今后走得更坚实更长远打下基础。
责任编辑 李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