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维军 贺旭明 雷忠荣 叶建林
(西安优耐特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硝酸是基本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制造化肥、染料、多种金属硝酸盐、照相材料、塑料和合成纤维的主要原料。工业硝酸与绝大多数金属都发生反应,一般金属大多在硝酸中被迅速腐蚀破坏。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硝酸致使材料腐蚀的问题非常突出,直接影响着生产及储运装置的平稳运行。
硝镁法浓硝酸工艺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与稀硝酸混合,通过蒸汽直接加热,在填料浓缩塔内破坏硝酸的共沸点进行蒸馏,蒸馏出来的浓硝酸蒸汽通过冷凝器将其冷凝,然后再进一步冷却,即得到浓硝酸。
对于硝镁法浓硝酸工艺,设备的选材面非常窄,国外主要采用特氟隆、钽、铌、玻璃、钢衬玻璃以及一些特殊不锈钢,国内选材一般有铝、高硅铁、KY705(C)或者KY706,也有用STSI15R材料[1-3]。由于造价的原因,国内一般不使用钽、铌等贵重金属。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目前铌材设备在国内的使用也已经日渐增多。
从填料浓缩塔蒸馏出来的浓硝酸需要经冷凝器冷凝。本文所述的硝酸冷凝器的有关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硝酸冷凝器技术参数
金属铌属于难熔金属,有银灰色光泽,铌及铌合金比强度高,塑性好,能制成薄板和外形复杂的零部件,并且有很好的加工与焊接性能。
铌材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铌的耐腐蚀性在于其金属表面形成了一种致密的氧化膜,这种氧化膜具有高的介电常数以及高的击穿电压,氧化膜的耐腐蚀性和钽相似。但在腐蚀性介质中,铌与钽相比较耐腐蚀性能较差一些,例如在热的浓无机酸中就是如此。与钽相似,铌很容易发生氢脆。Bayer公司曾经使用铌材做换热器,该换热器介质为99.6%浓硝酸,进口温度为95℃,已经良好地运行了五年没有经过维修。目前,国内还没有铌材换热器这一方面的介绍。
在80~95℃时,98%的浓硝酸在174 d中的腐蚀情况见表2。在液相与气相的腐蚀环境中,钽、锆、铌、铝、钛等金属的腐蚀比较见表2。铌材100℃以下能耐所有浓度硝酸的腐蚀,即使在250℃、70%的硝酸中,腐蚀速率也仅为0.025 mm/a。在含氯离子的溶液中,铌仅有轻微重量的变化;在少量氟离子 (F-)存在的情况下,它的耐腐蚀性能要超过钽材。表3所示为铌材和其他几种金属材质及非金属材质在硝酸中的性能比较。
表2 各种材料在98.5%(质量百分数)、85~90℃条件下的腐蚀速率(174 d)
表3 各种材料在硝酸环境下优缺点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Ta、Ta-2.5W以及铌材在高温高浓度硝酸中没有腐蚀。由于钽材的价格大约为铌材的2倍, 并且钽材的密度为16.6 g/mm3,铌材的密度为8.56 g/mm3,相同换热面积的换热器,使用铌材质量仅为钽材的51.6%,所以用铌材做设备,造价大约为钽材设备的1/4多一些。考虑到造价,一般不使用钽材。
Ta40Nb在焊缝位置有点蚀,在焊件的焊接部分有晶间开裂。
锆材在介质中腐蚀速率低,但有黑色的氧化颜色。虽然这个材料看起来合适,但由于锆用于酸有着火的风险,出于安全考虑,通常不使用锆材。
钛材在气相条件下,焊缝热影响区有腐蚀,并且在热影响区会产生裂纹。铝材在高温高浓度硝酸中腐蚀速率高。高硅铁在浓硝酸介质中腐蚀速率为0.3~0.8 mm/a,随着硅含量的提高,腐蚀速率减小,但随着硅含量的增加,材料脆性增加,加工性能降低。
由上述几种材料的分析可见,铌制设备与其它材料制设备相比较,铝制换热器维修成本高并且可靠性低,高硅铁加工性能差并且换热效率低,聚四氟乙烯传热效率低且易老化,钽材耐腐蚀性能更优良一些,但用钽材做设备造价高,所以铌材可以作为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在硝酸浓缩过程中使用。
图1为某厂家制作的铌制换热器,表4为该换热器的技术参数。在设备制造过程中,根据铌的特性,合理地进行了设备设计,并确定了制造工艺、焊接工艺,采用了合适的检测工艺以及检测设备,从而确保了制造质量。
图1 硝酸冷凝器
表4 硝酸冷凝器技术参数
某工厂自从使用该铌制换热器以后,设备的跑冒滴漏明显降低,设备的可靠性增加。采用的材料导热系数增加了,因而工程的能量消耗降低了。该设备从使用到现在3年时间没有进行过修理,装置正常的操作成本大大降低。铌材设备在高浓度硝酸介质中显示了良好的耐腐蚀性。
在硝酸生产中,高温浓硝酸腐蚀性强,因此设备选材至关重要。本文对Nb1、Ta1、Ta-2.5W、Al、高硅铁和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在硝酸中的腐蚀速率进行了比较。
铌材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铌的耐腐蚀性在于其金属表面形成了一种致密的氧化膜。Nb1材料在高温浓硝酸条件下腐蚀速率小,经济效益明显。目前,铌换热设备已在硝酸浓缩中得到应用。
[1] 张金辉.国内外硝镁法硝酸浓缩技术的比较 [J].化肥设计,2001, 39 (5): 19-20.
[2] 李忠.间硝法浓硝酸装置的设备选材 [J].石油和化工设备,2005 (5): 57-58.
[3] 王金玉.硝镁法生产的材料比选分析 [J].化工设备与管道, 2002 (1):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