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乃寅
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鸡西市密山市境内,为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共有界湖,面积为4380平方公里。据考证,兴凯湖是6500万年前,由火山喷发造成地壳陷落而形成。兴凯湖原为我国内湖,早在7000多年前,满族先民肃慎人即在兴凯湖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渔猎文明。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定后,才变成了中俄界湖。
史书记载,兴凯湖唐代称为湄沱湖,金代称为北琴海,清初叫兴喀淀,嘉庆年间改名为兴凯湖。兴凯湖由大小两湖组成。小兴凯湖温柔恬静,鱼跃鸟翔,白帆点点,风景如画;大兴凯湖则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横无际涯,大气磅礴。兴凯湖地处东北亚候鸟大通道,候鸟种类多达235种,春季高峰期日过往量多达17万只。其中有东方白鹳、丹顶鹤、白尾海雕等国家一类保护鸟类9种。另有鱼类68种,其中大白鱼闻名中外。可以说,兴凯湖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绝色风景、旅游胜地。
我与王晓廉既是校友,又是荒友、文友。他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关注兴凯湖,深入兴凯湖,讴歌兴凯湖,一些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报刊,其中《极目兴凯湖》作为电视散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被多家中小学课本、教材选用,影响广泛。本世纪初,他出版了散文集《碧梦千回兴凯湖》,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兴凯湖的风土人情。现在,他又把30多年来所写的兴凯湖散文精心筛选修改,同时又重新创作了部分作品,并配以摄影家们的精美图片,结集为《大美兴凯湖》出版发行,这必将为宣传兴凯湖,保护兴凯湖生态,建设兴凯湖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我阅读了《大美兴凯湖》书稿,感觉很有艺术特色:一是情感浓烈,真挚动人。由于作者把兴凯湖认作母亲湖,因而无论是选题还是行文,都流露出强烈感情。语言炽热真挚,情感激流似河。常常写的是景,道的是情,蕴含的则是人生感悟。二是构思巧妙,描写真实。文章所写内容,大都是作者亲历偶获灵感,因而所绘风景立体多面,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有些文章,把历史与现实融汇一炉,增强了文章的深度和厚度。三是文字优美凝练,描写细腻传神。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作者都注重语言的色彩、动感、细节,因而,有些文章的段落、语句,说是散文,其实更像诗。由此,增加了读者的兴趣和想象。
我在鸡西生活工作多年,也曾多次到兴凯湖旅游观光,深深被它那辽阔壮丽的景色所震撼,所陶醉。现在,翻阅王晓廉的《大美兴凯湖》,使我仿佛再次身临其境,徜徉在兴凯湖的湖光山色之中。
当前,保护生态,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鸡西市委、市政府在加强兴凯湖环境保护,推动兴凯湖绿色发展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兴凯湖已被权威部门命名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AAAA”风景区、国际重要湿地等。兴凯湖的声誉已远播海内外。
愿王晓廉写出更多的反映兴凯湖生态的文学精品,无愧于伟大时代!
2013年6月于哈尔滨
(序言作者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endprint
雪花201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