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占群
(宜兴 214221)
大自然永远是艺术家进行创作、保持旺盛的创造力的源头活水。陶艺家的艺术成就几乎来源于深入生活、观察写生的结晶。“立万象于胸怀”——在生活中得到的新鲜活泼的视觉感受,在这把紫砂“花鸟源头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见图1):那是一片宁静的竹林,小鸟睁着又圆又亮的眼睛立在枝头,它似乎正引颈聆听。远方正传来什么轻微的响声,只是一个瞬间,小鸟一动一静之间的灵动传神,似乎比我们在生活场景中亲眼看到的还要清楚许多。这把紫砂“花鸟源头壶”以壶嘴为鸟首,以壶把为鸟尾的造型,突出了小鸟生动活泼的的神态,并在壶盖上装饰如意花纹,真好似小鸟在花丛中引声歌唱。
图1 花鸟源头壶
紫砂壶的造型形态具有无拘无束的表达性,可以容纳各种创意性构思,有着宽泛的艺术表现形式。其造型形态各异,素有“方匪一名,圆不一相”之赞誉。从器型来讲,紫砂壶大致可分为圆器、方器、花塑器及筋纹器等四大类。从使用上讲,紫砂可分为把握式和提梁式两类。一般而言,圆器讲究骨肉亭匀、珠圆玉润,如“美人肩壶”、“掇球壶”、“仿古壶”等。 方器追求方而不板、挺而不僵、挺拔利落中见精神,如“僧帽壶”、“雪华壶”、“青狮壶”等。花塑器以肖形状物、形神兼具为佳,如“供春壶”、“荷花壶”、“南瓜壶”等;筋纹器则以饱满流畅而有韵律取胜,如“菊花壶”、“瓜棱壶”、“葵四方壶”等。至于提梁壶一类,则以高旷挺拔、气宇轩昂为长,如“提璧壶”、“葵花提梁壶”、“曲壶”等。各式各样的紫砂壶造型争妍斗艳,令人赏心悦目。紫砂“花鸟源头壶”采用了传统经典的“大彬如意壶”造型。“大彬如意壶”是一款经典的器型,为明朝时大彬设计制作而成,其时有“明代良陶让一时”之说。时大彬设计此款壶,既有“事事如意”之意,又有以三足撑体的“鼎立”寓意。细赏紫砂“花鸟源头壶”,壶盖呈凸圆形,为压盖;盖面贴有四瓣如意纹饰,对称分布,厚度约为1毫米,工艺精良;扁圆形花蕊壶钮,壶盖中有一出气孔通钮顶,壶盖内孔大、顶孔小,孔圆规整、做工讲究;鸟首状壶嘴内敛,气息庄端且聚气;壶把为如意圆把,形若鸟尾巴。紫砂“花鸟源头壶”的器型古朴雅致、大气不洪,完全展现了“大彬如意壶”器型的风格。
紫砂“花鸟源头壶”在其壶把、壶钮、壶盖面上采用了花鸟作为装饰,紫砂“花鸟源头壶”的花鸟装饰并不囿于小花小鸟,而是隐约中透露出花鸟的古典美感。视角上俯仰往返,远近取与,紫砂“花鸟源头壶”体现了音乐化的空间感,引领观者身临其境,甚至可以悠闲地徜徉其间,呼吸到山野中清新的空气。画面单纯素朴,或厚重、或轻松,却自有其直指人心的力量。透过那些淡雅的色彩、含蓄的线条散发出来的气息,似乎可以感觉到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空灵境界。
紫砂“花鸟源头壶”的一花一鸟,使观赏者发现大自然的美景。陶艺家的心态是悠然的、自足的、了无挂碍的。陶艺家手下的紫砂壶世界是洗尽尘滓、莹洁的世界。在生活中,人们对宇宙中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现象充满了幻想与猜测。为了避祸免灾、祈福求安、憧憬未来,人们对飞禽走兽、花鸟虫鱼赋予一种特殊的含义,以表达内心企盼的愿望。在历史的长河中,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以及后来难以数计、寓意深刻的壁画和器物,都在演绎中华民族意寄物形祈瑞祥的传统,这种传统形成的寓意理念在紫砂壶的装饰捏塑创作中,营造出了一处优美的意境和浓浓的情趣,且为中国百姓所喜闻乐见。紫砂“花鸟源头壶”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一件优秀的艺术品,总能恰如其分地映射出时代背景和真实生活,于平凡朴实的生活中寻找灵感,将自己的感情与自然之美融入紫砂作品中,从而创作出深入人心、颇为大众称赞的一件件作品。一花一鸟,在紫砂“花鸟源头壶”静默中散发着淡淡的馨香。紫砂“花鸟源头壶”的花鸟装饰,以艺术的形象化为绘画语言,传达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形成和积淀的古老的花鸟情结,洋溢着对自然中生机勃勃之花鸟的喜爱,洋溢着对人与自然、人与花鸟之间和谐相处、和平共处的人文精神和美学思想的表现和赞颂。紫砂“花鸟源头壶”的意韵需慢慢品味,无论何时对紫砂造型的喜爱永远不变。
[1]张树祝,王春玲.方匪一名,圆不一相——浅谈当代紫砂壶形态美的鉴赏[J].江苏陶瓷.2005年(06):39-41.
[2]刘晓慧.论紫砂花塑器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2(Z1):114-115.